【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方颐]循百家姓氏 探民族源流
  作者:方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2 | 点击数:2489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徐铁生编著,中华书局2014年4月第一版, 398.00元

  中华民族姓氏知多少?这不仅是一个屡问而难答的饶有兴趣的问题,更是一个姓氏学、民族学、历史学,乃至关涉到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古代姓氏书有《百家姓》《千家姓》,乃至所谓《万姓统谱》(明凌迪知撰),但将现存古代所有姓氏书中姓氏统加,其总和不过七八千个。姓氏在历史中有消亡也有新生,这种现象越接近现代就越有加速之趋势。当今我国有十多亿公民,人口统计多取抽样数据,其所得姓氏与实际仍有较大距离。姓氏专家为得古今姓氏数之实,一方面努力扩大古文献求索范围,另一方面则密切注意最新人口普查所得的姓氏数据。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版几种专业辞典,其姓氏数量已达一万数千,本世纪某些专家所搜集的姓氏数量已突破二万。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全面详细阐述中国姓氏源流及演变的专科通用大型辞书。目前出版的许多姓氏辞典大多仅将来源不同的资料简单地罗列而不加任何辩证,以讹传讹,真伪难辨,致使读者莫衷一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南通年过古稀的徐铁生先生,早年曾专注于方言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积三十多年之精力,著成350多万字之大著《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令人瞩目。

  这是目前收姓氏最多的通用型姓氏文化辞典。全书收录姓氏31953条,收录范围包括古今文献中有记录的中国各族姓氏或具姓氏性质的国族、部族、氏族、家族名称。中国民族包括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民族,有的现成为跨国民族,有的成为境外民族,其姓氏见于我国历代文献的,亦予以收录。其中1050个姓氏用字未见收于《康熙字典》和《汉语大字典》中。比已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多收8000多个姓氏。其中汉姓(汉族姓氏及少数民族使用的汉式姓氏)10600条,译姓(根据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成汉文的姓氏)21255条,译姓演变为汉姓的姓氏98条。

  辞典立目科学合理,编排便于现代读者检索使用。本书对历代姓书、韵书、字书中出现的姓氏及姓氏用字进行了取舍,对于一些讹姓、疑姓未予收入正文,编制《姓氏备考》予以介绍;对古今姓氏书籍所收录的外国姓氏原则上不予收录;日本占领中国台湾时期,台湾人被迫使用的日本姓氏概不收录;已婚女子在姓名前加冠夫姓构成的复合姓概不收录。本书依拼音排序、简体字立目,并附繁体字形,繁体字、异体字亦为姓氏者,单独立目。简体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标准。姓氏字加注汉语拼音,另加注古音反切。附笔画索引便于查用,符合现代辞书编撰要求,适合现代人使用。

  辞典依据资料丰富,博采众说,择善而从,并提出个人的科学论点。本书释文力求简明,释文包括姓氏出处、姓氏郡望、姓氏堂号、姓氏人物、姓氏分布、姓氏源出等内容。本书所依材料丰富,综合了2000多种历史典籍中的材料,虽然所依据的材料繁复,但各条目的释文梳理有致,“按语”部分更加上个人对历代前人说法的评议,并提出作者全新观点,纠正许多古代典籍和传统说法中的不当之处。

  辞典附录资料详尽,文化色彩丰富。本书附录18种,包括《增广百家姓》《姓氏郡望地域简介》《姓氏配套词一览表》《当代常用姓氏排行表》《各地稀姓录》《炎帝世系》《黄帝世系》等,将有关姓氏流变、使用、地域分布等方面的资料详列附录中,便于想了解姓氏文化一般知识的读者浏览使用,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和文化色彩。

  姓氏研究具有寻根问祖、慎终追远的社会功能。随着华人在全球范围的分布,华人的同姓宗亲会组织也在世界各地出现,宗亲会通过修族谱的活动,将列祖列宗的世系与事迹考订清楚,在同宗人士中传播发扬,激励他们爱祖国爱民族的精神,保持着对祖国的感情。姓氏学的研究,还维系和推动着海峡两岸人民的团结与亲情。台湾同胞至今很重视姓氏的来历与同宗同乡的关系,很多人家都于节日时在家门口挂出标有本姓出处的灯笼,如南阳张、天水赵、汝南周、京兆杜等。台湾目前的各级宗亲会就有200多个。因此对家族姓氏的追认,至今仍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血缘亲情的纽带。

  传统的家族与家庭形态正在悄然改变,作为其标志的姓氏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完整、科学地总结历史上的姓氏,抢救记录那些濒临消亡的稀姓和个别独创而稍纵即逝的姓氏,是姓氏专家密切关注的。而汇集、编纂姓氏辞典,是抢救、保存姓氏的最有效方式,但也是最为耗时、费力的任务。本书所花的时间、所下的功夫、所取得的成就,一如上述,其对我国姓氏的保存与研究将所起到的作用是可以期待的。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25日 10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吴原元]《中华民族简史》:不应被遗忘的中国通史
下一条: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交流互鉴
   相关链接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雷鸣 李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河湟地区手工艺文化保护
·[代清]灶王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叙事向度、当代意义及现实实践·[阿都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风马”渊源之探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翠含]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逻辑研究·[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
·[李翠含 吕韶钧]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