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傅路德注重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给予和收获的历史,故此他将相当比例的篇幅用于介绍中国人对于世界知识宝库的贡献以及其他民族对中国所作的贡献。比如,在第三章中相当比例的篇幅是介绍佛教的引入和传播,并涉及到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外来宗教的引入、传播、他们与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史等;再如,作者用大量篇幅介绍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及其在西方的传播以及植物、花、游戏等实物和其它许多从中国介绍到西方的有趣事物。
其三,方法态度谨严公允。例如,论夏朝说“实际上还没有满意的证据,能证明这一国曾经存在。没有一件礼器兵器或铭文,我们能确证是夏朝的。不过这许许多多的从商代传下来的工艺及文字,绝不是初民所为,在中国一定早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些东西,使我们可以断定说,即使没有过夏朝,在黄河岸上,一定有过几个中心会铸造青铜器,知道的用处,用车战并且开始有文字了”。(第六页)这种见解在惯于疑古的西洋学者当中,是比较难得的。实际上,作者是以一种欣赏式的态度去理解中国史学、哲学、文化和政治史上主要发展趋势。
另外,作者特别注重对中西交通同物质文明进展方面的知识考证。他对于饮茶,吃菸,玉蜀黍花生等都有专文讨论;还曾分别与民国史家冯家升、瞿同祖合撰《中国火枪的早期发展》和《隋文帝时期宫廷中的外来音乐》两篇论文。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在这些地方的考证。后面附的索引简直可以当作文化史小事典用。这种零碎的博物知识积累起来,有时也足以见大。如傅氏在一新世界对于中国之早期影响一文中,指出玉蜀黍甜薯花生等之传入对于17、18世纪中国人口之增加或者不无关系,即是一例。其他宗教史美术史等方面,西洋学者的贡献很多都网罗在内。在综合方面,作者实在很用了一番心。这本著作可说是傅路德多年教学和学术研究成果的浓缩,同时也可以说是对近代以来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和贡献的一种出色的综合,他的注释及其所列的补充阅读材料充分显示,作者已充分利用了西方学界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不可否认,在对待如此遥远的历史文化对象,经常有犯错的危险,要么倾向借用太多的“理论”,要么甚少认识到“独立或平行发展”。例如,古代中国棺材的使用显然既不是来自于古埃及的一种外来文化的渗透,“在市镇的城墙边修筑护城河等防御工事和利用矿井等军事技艺”,中国无须借用外部世界。诸如此类的绝大多数事例中,归因于文化借用似乎是被迫的且是非历史性的。人类面对或多或少的类似的需要和困惑,所以致使其能够且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发明了或多或少相类似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相似性并不总意味着起源的同根性。另外,书里有几处小错误,如蜀亡于263年而不是264年;灭蜀的是司马昭,纂位及平吴的是他的儿子司马炎,第56页把两个人混成一个了;第127页将五台山在山西写成陕西,恐怕是笔误。最大的毛病是书里的几张历史地图,不但简陋,上面黄河的河道,多半是错的。按黄河大徙,一般承认有六次,连最近1939年5月南徙,一共有七次了。大徙的年岁路径,史册都有记载,后人也有考证。画历史地图的人,如果确定了图的年份,是不应该以意为之的。
由于作者谨严公允的方法态度以及非传统的写作历史方式,所有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感兴趣的人能够在这短短260页的篇幅里准确了解中国从最早时代一直到今天的物质文明发展,特别是每一时期的人物以及中国人对于世界知识宝库的贡献。毫无疑问,此著对于丰富西方人理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正是因为如此,这部《中华民族简史》自1943年由美国Harper出版社出版后,先后于1951、1959、1969年出版修订版;英国伦敦George Allen&Unwin出版社自1948年出版该书后,亦于1957、1969年出版修订版。此外,此书还曾分别于1950、1961、1968年翻译成西班语、瑞典语、泰语等语言出版,并且这些西班语、瑞典语、泰语版亦相应出版了其修订版。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纽约Dover出版社根据该书的1969年版本于2002年再次出版此著。一部小书能够一版再版,且被译成多国文字,可见其学术价值和学术生命力。
非常遗憾的是,这部著作虽然甫一出版便受到胡适、邓嗣禹、杨联陞等民国史家的关注和赞誉,但其后淡出中国学者视阈,以至到今天此著的中译本依然付之阙如。实际上,这部将重点放在中华民族与外部更广阔世界之间的历史关系、东西方间文化思想的交流方面的著作,到今天对中国学界而言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有关中国史的全球性一面,经常被那些中国史家忽略或没有充分对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经济建设的“硬实力”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增进西方对中国尤其是中华文化的了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傅路德的这部著作最为重要的价值即在于此,它在丰富西方人对中华文化之理解、增进西方人对中国人对于世界知识宝库的贡献及其他民族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作贡献之了解的同时,打破西方文明中心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倡导文化多元之时更为真切的认识到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贡献,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其能以一种赞赏或欣赏式的态度去看待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今天的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23日 14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