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余未人]“绽开在贵州高原的小花”——记刘锡诚先生
  作者:余未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2 | 点击数:3029
 


  一份刘锡诚先生的著作要目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没法在一篇小文中评价这样一份厚重的人生成果,只是随意撷取了几朵绽开在贵州高原的小花。

  刘先生身居京城,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但他的学术视野远远越出了书斋,一直在田野中徜徉。在上一个马年,我曾请他为一本无名作者写贵州屯堡文化的书籍写序,他两三天后就发来了序稿,角度新颖、视域辽远,对贵州屯堡文化如数家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年轻学人的关切。

  2009年,贵州紫云县麻山的苗族唱诵刚被发现,我们将这个长篇唱诵初定为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但本地的搜集者和学者都还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亟需得到学术界的支持与帮助。我曾经多次通过电话和电邮向刘先生请教、与之切磋。其焦点集中在唱诵的定位上。我们共同关注的是,麻山的这些唱诵

  是苗族史诗吗?《亚鲁王》是苗族英雄史诗吗……我虽然持肯定观点,但论据无疑是不足的。刘先生说,他24岁时,就曾被中国民研会第一个派到青海去组织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搜集研究,那时兰州通往西宁的铁路刚竣工,他是乘第一辆火车去的西宁。他由自己的亲历,引申出许多关于史诗搜集整理的难点。对于麻山发现的苗族唱诵,刘先生坚持不能仅凭口述、凭感觉认定;因为我们不懂苗文,所以要认真研读汉译文本,才能做出判断。后来,搜集者加班加点,先翻译、整理了1500行史诗文本,由贵州省非遗中心主任亲自送达北京刘先生的手中,经他的认真阅读、研究,做出了肯定的结论。我觉得,刘先生在当时做出这个评判也是有风险的,因为那时《亚鲁王》的搜集虽已不少,但只有一个人能够笔译,进度上只翻译了史诗第一部的六七分之一。但现实情况是,这部长篇史诗的搜集工作如若不能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与支

  持,没有经费的投入,搜集翻译工作显然是做不下去的。刘先生抛开个人的种种考虑,凭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大胆地肯定了其英雄史诗的定位。这对《亚鲁王》的搜集整理工作,是一副最有力的强心剂。《亚鲁王》翻译的初稿形成后,刘先生读了很不满意,我也觉得那部译稿是通不过的,但自己又不想介入具体的整理、编辑工作。这时,刘先生提出了要求,冯骥才先生又找我谈话,坚持要我介入具体文字的整理,我只得从命。回头看,我很感谢他们二位的严格要求,保证了书籍的高质量。《亚鲁王》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刘先生随时关心它的后续工作,比如史诗下几部的搜集整理,传承人的情形,翻译者的心态,等等。这也是一个学者对这部史诗持之以恒的、发自内心的学术关怀。

  刘先生深知贵州民间文学蕴藏的丰厚,随时关注这这方面的态势、信息。2012年年底,刘先生应邀到贵州省图书

  馆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的学员们作讲座。他抽出了有限的半天时间,冒雨前往清镇市龙窝村猫寨组造访苗族四印苗支系的歌师王老咪。那里有一个新发现的苗族唱诵,我初步将其定名为《簪汪》,是一个关于四印苗创世、征战、迁徙的唱诵。

  先生是北方人,听贵州清镇的汉族方言就有困难,何况唱诵是苗语,先生的听力也明显较弱。于是他便让我和一位当地文化馆的小伙子提问,他细细辨听,回去后又多方查找资料。我们去的一行人中,后来只有他既写了文章《走马苗寨》,又拍了若干照片。而清镇当地人和我这样的本土学者,却至今没能将那些唱段完整地摄录下来,更没找到四印苗中能够胜任汉文翻译的人,实为愧疚。

  在刘先生身上,除了学富五车的积累外,更有一种执著的学术精神,它使得先生年至八旬而充满活力,学术生涯无尽。祝愿先生生命与学术之树常青!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2014年05月21日 07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跃进]邓绍基先生的学问人生
下一条: ·[吴思远]纷争逐罢羡优伶,翔空飞钓亦关情
   相关链接
·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下)
·[李修建]傲雪凌霜质,不改四时春——刘锡诚传(上)·[周争艳]刘锡诚先生微传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