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陈连山]作为时间想象的节日
  作者:陈连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30 | 点击数:8043
 

  但是,现代中国都市人却在节日生活中遭遇到心理障碍。一方面,人们在不断抱怨节日生活“无聊”、“没有意义”;另一方面,这些人却又无法完成任何的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生活的意义当然是在人完成了文化行为之后才能实现,无所事事,自然会陷入百无聊赖的难堪境地。他们为什么不去完成那些习俗?或者去创造一些“新民俗”?这是因为中国现代都市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在本国文化激进主义破坏下,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文化传统。节日习俗在“科学”的批判下,完全陷入虚假的尴尬地步。它已经不是天经地义的生活需要,而是一种外在于客观需要的表演行为了。把客观实用看做一切行为基础的现代都市人无法理解想象行为的意义,其实是丧失了文化自信心,的的确确难以顺利完成节日民俗所要求的“角色”了。

  相对而言,那些较少遭受西方文化冲击,较少接受本国文化激进主义“教育”的、被看做落后地区的乡村居民反而保存了对于传统习俗的文化自信心,在那里,人们依然忠实地扮演着节日习俗赋予自己的角色,享受着充分的文化意义。

  这是一个有些荒诞的对比。“新文化”发达、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人陷入文化意义的匮乏;文化落后、经济贫穷的乡村居民反而生活在意义之中。这种现象显然有悖于《管子》已经说明的道理:“仓廪实而后知礼仪。”出现上述矛盾现象的原因只能是这种“新文化”本身出了问题。

  四、尊重人们对于节日的想象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国在近代遭受了一系列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失败,激进知识分子首先丧失了文化自信心。然后他们彻底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以所谓的“科学”立场审核所有的建立在想象性之上的节日民俗活动,从而彻底否定节日民俗。这就毁灭了基于宗教想象和艺术想象之上的所有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当然有科学成分。例如端午节被看做恶日,跟这个季节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毒虫活动加剧,人们容易生病、受毒虫叮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用各种药草泡水沐浴,要用雄黄驱逐毒虫。我们也可以用科学观念去审核节日民俗中哪些成分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也可以审核其中的不合理成分。例如,喷洒雄黄酒驱除毒虫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毒性,的确有驱虫效果。台湾一些地区是把雄黄直接洒在木炭上烧,用其烟雾来驱虫。这也有理。因为雄黄被烧时候,其中的硫燃烧冒烟,自然极其难闻。

  可是传统中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雄黄酒有毒,只能外用,不能内服。所以,喝雄黄酒应该取消。但是,由于端午节民俗从根本上说乃是对于五月五日的一个特殊想象,因此,仅仅以科学的理由不足以否定这个节日。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写“王”字,用百兽之王作为象征来保护孩子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而且也没有实际毒害,这就具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由于节日民俗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节日民俗的价值,当然不能仅仅从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符合科学来加以判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激进知识分子总是从科学立场出发,蛮横地指责传统节日习俗是“迷信”,要求改造以至消灭传统节日,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混淆了科学、宗教与艺术的界限。[11]充分尊重人们对于节日的想象,尊重人们文化生活选择的权利,是现代知识分子应该,也是必须遵守的原则。

  当代作家王小波说,人文学界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给别人“设置”生活方式。现代激进知识分子所谓的“启蒙民众”就是企图给全体国民“设置”生活方式。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在一个平等自由的公民社会是很不妥当的。即便你是精英分子,即便你的计划和目的都无比高尚,你的聪明才智也绝对无法完全把握社会中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条件,无法为人家设计出一个既合理、又有趣,又幸福的生活。更何况,你完全无法充分了解别人的主观需要!当你企图为别人“设置”生活方式的时候,你就剥夺了他人选择的自由。而这是严重违背平等自由的现代文明准则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陈连山]论七夕节的源流
下一条: ·[倪方六]“七夕”传说的民俗学真相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