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睆:星光明亮的样子。
[2] 杨琳认为此注是宋人所加。但即使是宋人所加,也不影响出自《淮南子》。 王孝廉认为这内容跟《淮南子·俶真训》真人“妻织女”有矛盾。(见《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卷》第97-98页)但是《淮南子》是集体创作的议论文,有矛盾是可能的。
[3] 杨琳认为东汉到三国时代诗文只说牵牛织女分离,没有提及相会,“若当时有相会的情节,他们不至于都只字不提。”(P287)此说不对。毕竟天河中二星相隔,所以诗人多观星而感伤,自然强调相隔。更加重要的是曹植《九咏》明确说“交际兮会有期”。详后。
[4]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第171页,中华书局,2002年。
[5] 杨琳根据《渊鉴类函》转录《唐类函》同样的文字为出自《风俗记》,不是《风俗通》,而判断韩鄂失误。杨琳的判断根据不足。第一,可能是《渊鉴类函》有误。第二,今本《风俗通》无此文,是因为《风俗通》原书三十卷,今仅存十卷。用这个不完整的本子无法判断韩鄂征引有误。
[6] 杨琳书P288。
[7] 杨振良《“桥”在七夕传说中的民俗意义》,见《名家谈牛郎织女》第288-28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8] 《旧唐书·经籍志下》记载《淮南王万毕术》为刘安做,不大可靠,因为《汉书·艺文志》无。
[9] 杨琳书P290。
[10] 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时令类》第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夷则:古代十二乐律之一,对应孟秋七月。十二律,是古乐的十二调。包括阳律六:黄钟、太蔟(簇)、姑洗、蕤宾、夷则、亡(无)射(yì)。阴律六:大吕、夹钟、中(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吕氏春秋》开始将十二律与一年十二月相配。孟春律中太蔟,仲春律中夹钟,季春律中姑洗,孟夏律中仲吕,仲夏律中蕤宾,季夏律中林钟,孟秋律中夷则,仲秋律中南吕,季秋律中无射,孟冬律中应钟,仲冬律中黄钟,季冬律中大吕。
[12] 注意:此句杨琳断句有误。
[13] 殷芸《小说》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本文刊于《天中学刊》2013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