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射日神话的寓意是较为直观的社会意义,也是很容易理解的,这种简单、朴素、直观而纯粹的社会寓意是完全适应于那一时代或那种文明状态下的人类生活和思维认识的,这一寓意的解释也是在这种文明状况和思维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探析的。相反,复杂的解释并不一定真正说明问题的本质,而只能带来争论的反复和混乱。
注释:
(1)《淮南子·本经训》。
(2)袁珂将《淮南子》中记载的“女娲补天”、“共工触不周山”、“羿除害射日”,以及“嫦娥奔月”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详见袁珂著《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在此需说明的是:第一,这一统计仅仅是较为全面的统计,有遗漏之处在所难免;第二,某些民族在不同时代以及所在民族不同分支或地区中存在着不同数量的传说。
(4)(英)詹姆斯·乔·弗雷泽:《金枝》(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译版,第121页。
(5)《淮南子·本经训》。
(6)茅盾:《神话研究》,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第187页。
(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74页。
(8)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第145页。
(9)王夫之:《楚辞通释》。
(10)孙作云:《后羿传说丛考》载于《中国学报》第1卷第3、4、5期,1944年。
(11)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9年版第208页。
(12)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9页。
(13)分别参见:朱天顺的《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萧兵的《中国文化的精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14)前引书《中国青铜时代》,第274页。
(15)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71、172页。
(16)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原型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17)同上书,第78—84页。
(18)徐华龙:《中国神话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19)陶阳、钟秀《中国创世神话》第20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中讲到,多日观念的形成主要原因为“日晕说”,日晕即“假日”,是由云中冰晶对光的反射与折射造成的。人们从地面上可看到几个太阳,于是他们列举了本世纪80年代的几个例子,认为古人对此现象不理解,以为是多日,于是便成了“多日并出神话想象的现实基础”,参考本书第203页。不过,这种说法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呢? 亦不见得,因为这种异景奇观并不常见,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这一自然现象并非是古人所常常见到或理解的;同时也没有充分的材料可证明在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区发生了类似现象并产生了多日认识。因此,应该从原始初民早期自然神信仰这一广阔而直观的人类学角度去考察。
(20)这一影响如同古罗马的维纳斯神形象传遍全世界一样,例如伴随着古罗马帝国对西亚、中亚的长期统治,维纳斯形象进入这些地区的民族中,比方在这些地区发掘出大量仿希腊罗马文化的艺术作品,如大量的维纳斯雕刻作品。
(21)(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译本,第24页。
(22)(苏)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译本,第217页。
(23)(24)(日)井上圆了:《妖怪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24页。
(25)薛尔曼:《神的由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62页。
(26)前引书《上古神话纵横谈》,第144页。
(本文原载《思想战线》1997年05期,第39~4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