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端午民间谚语的分类与民众生活的辅助功能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是民众生存经验与智慧在语言上的浓缩与精炼表达。[29]岁时节日作为民众适应自然与社会节律而形成的生活节点,民众围绕着它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财富。端午民间谚语主要是与端午时节节俗活动相关的谚语。按照端午谚语的存在形态,端午谚语分时令、习俗、禁忌及其他四类。
端午时令谚语,主要是人们依据经验对端午节气时令的认识,其中包括农事活动、季节生活安排等。有天气寒暖、雨水多少、未来收成等方面的提示与预测。“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30](南京);“端阳无雨是丰年”(湖南衡阳)。端午与夏至节期临近,有时夏至在端午前,有时夏至在端午后,有时夏至端午时间出现重合,民间谚语对这一情况有特别关注。山东谚语:“夏至临端五,三年不收麦”(曹县);“夏至在端午头,一边吃一边愁”,“夏至摊在端午前,庄稼老头泪涟涟”[31](郓城);“夏至临端午,庄户老儿抱着麦垛哭”(滕州);“夏至正当午,[32]种田人白受苦”(梁山);“夏至端午后,提着猪头又买肉”(乳山)[33]。人们认为夏至在端午之前或正逢端午,预期庄稼收成不好;夏至在端午之后,意味着将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根据端午时节的提示,安排农事生产活动。“五月初五过端阳,吃完粽子忙插秧”(河南信阳)[34];“五月端阳有稻栽,八月中秋有谷收”(河北雄县)[35];“过了端午节,铲地不停歇”(吉林绥化市)[36];“吃过端午肉,塘口紧紧筑”(上海)[37]。端午是天气真正转暖的时间标志,是人们改换夏装的时节,“未吃端午粽,棉衣不要送”(北京)[38];“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湖南)[39],上述谚语遍布中国,是通行的季节生活提示。
端午习俗谚语,是围绕着端午节俗形成的谚语。人们以精粹的谚语形式将端午习俗生动地呈现出来。端午插艾,“五月端午驱病邪,家家门前挂艾叶”[40]。端午吃粽,“端阳吃只粽,一夏健爽爽”(湘潭)[41]。端午洗浴、饮药酒,“洗了端午澡,能把平安保;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甘肃)[42]。端午佩饰,“带个香荷包,不怕五虫害[43]”(甘肃庆阳)[44]。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湖南零陵)[45]。端午采药,“五月端午挖茶芩,饮茶消暑解病痛”(山西绛县)[46]。期待丰收,“龙船赢了得时年”(湖南武陵)。在民间,端午主要是保健养生、祛病驱邪、祈求丰收,谚语中传递的也都是这些内容。
端午禁忌谚语,是对违反端午习俗行为的警示语言。“五月端午不戴花,死了变成癞蛤蟆”(山东临清)[47];“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鳖盖”[48](山东成武)[49];“端午不插艾,死在大门外”(安徽南陵)[50];“端午不吃粽,老来无人问”(安徽岳西)[51]。这些警示性谚语形制短小,但其语言效果直接、鲜明、有力,是端午习俗传承的规范力量。
四、当代端午民间文学的新形态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社会,口耳相传的传统民间文学出现明显式微的状态。民间文学的文字传播、图像传播成为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形式。端午民间文学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出现了全新的传播态势。网络歌谣、谚语、手机短信等丰富生动。网络歌谣、谚语、手机节日祝福短信,因为文字载体的关系,重视阅读的视觉效果、词语的清新与隽永的品味,让新媒体中的民间文学脱离了乡土气的同时,也淡化了端午驱邪避灾的气氛,而成为节日欢快情感的艺术表达。如网络上有这样的《端阳歌》:“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柳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白菜野花遍地黄,风送花儿香。”另一首亦如此:“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当然有的网络歌谣是民间流传歌谣的网上移植,是口头变成的阅读文本,它的题材就与民间口头流传几乎一致,区别在于它的传播方式。网络谚语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当然也有新谚语,如“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手机节日祝福短信是当代人际关系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新媒体时代中国独有的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文化风景。端午节日短信围绕端午节日习俗、故事、风物展开,寄托着人们对节俗、人伦、先贤的理解与情感,形制短小,内容丰富生动。一封短信,就是一篇民间文学。虽然作者可能是无名写手,但一旦传播开来,变成人们共享,并随时添加修改的对象,它的集体传承的特征也就十分明显,所以将手机短信归入信息化时代的民间文学是合适的。我们依据短信内容将端午手机短信分成:谣俗、先贤纪念、迎祥祈福三类。
端午谣俗类短信,主要是选择手机短信中对端午节俗描写的内容。如:“五月五,是端阳,民俗节日不能忘;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粽米香,快乐祝福冠群芳;戴香包,喝雄黄,驱邪防病保健康。端午快乐!”“一叶粽子香,日子到端阳。万舸争流忙,龙舟涌大江。快乐饮雄黄,健康佩香囊。朋友情意长,祝福送身旁。生活蜜如糖,幸福万年长。端午小长假快乐!”
端午先贤纪念类短信。端午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我们民族节日的传统。今天的端午短信中依然强调了这一主题,怀念屈原的情感洋溢于短信之中。“端午端午,谁最苦,屈原沉水百姓苦;端午端午,谁有福,粽子喂饱小鱼肚;端午端午,谁追逐,龙舟澎湃众人逐;端午端午,谁祝福,历史为了明天出。”
端午迎祥祈福类短信,是短信的主要内容。人们利用谐音、双关语表达人们心中的祝福。如:“‘粽’是在花香弥漫的五月,‘粽’是在深情款款的端午,‘粽’是想起情投意合的朋友,‘粽’是想给你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将至,祝你‘粽’是一帆风顺,‘粽’是健康平安,‘粽’是腰包鼓鼓,‘粽’是快乐幸福!” 有的比喻贴切自然,“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绳,紧紧地绑住你:快乐就像一片片粽叶,团团地围住你;祝福就像一阵阵粽子的飘香,永远环绕在你身边!”短信营造欢快幸福的节日气氛,让我们用心体味传统佳节,“吉祥米,甜蜜枣,团团包成幸福粽;黏黏乎,甜甜蜜,黏糊甜蜜成一团;嘴品尝,心感受,美妙滋味无伦比;多品尝,细体会,幸福感觉在其中;心儿乐,万事妙,事事顺当无阻挡;端午节,美满节,吉祥甜蜜过好节!”新媒体时代的端午节,人们已经没有传统民间文学中的苦情与忧虑,短信传递的是亲人朋友之间的温情,让大众感受到相互关怀的温暖。
2003年非典时期的端午节,那时的北京是一个人人自危,相互停止往来的寂寞时节,我读到一首网络上流传的一首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传统节俗歌谣通过网络与手机短信的现代方式,抚慰着不安的都市人群,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与希望。这就是节日民间文学调剂与服务民众生活、培养民众心中正能量的特定功能,也是民间文学走过口传时代,进入文字信息化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