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传承千年古民俗 共筑中国“女儿梦”
——聚焦第二十届兰洽会
  作者:周者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24 | 点击数:5266
 


  为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掘陇南民俗文化特色优势,打响走向世界的“中国乞巧女儿节”文化品牌,陇南市委、市政府将于2014年7月27日至8月2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举办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

  陇上江南: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陇南地处中国大陆板块的几何中心,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是西北通向西南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市幅员2.79万平方千米,人口280多万,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甘肃省唯一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地区。这里江河溪流纵横密布,高山、峡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形成独具特色、形态迥异的壮美景观,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又因其丰富的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复杂的宝贝地带”。

  陇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我们的祖先在开发陇南的不懈努力中,创造了丰厚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南境内人文遗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博大精深、绵延不断的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同样有一脉相承、独放异彩的陇南文化。在中华疆土上流淌的中华文化及其流派,许多都能在陇南大地上找到元素和影子。陇南文化在演进过程中,薪火相传,兼容并蓄,打上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烙印,各种文化遗存遍布境内。这些文化遗存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这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也是被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典籍《诗经》唱响的地方;秦人“四大陵园“之首的西垂陵园就在礼县,在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大量文物证实,西汉水流域就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秦文化的重要源头,秦始皇的先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逐渐向东进发,迈开了统一中国,建立大秦,奠定中国多种制度框架的步伐。三国时期,这里是魏国和蜀国争锋的地方,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至今仍然流传于民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在仇池建国历时300多年,羌人建立宕昌国历时142年,在历时上都有过重要影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演变中,陇南都曾演绎出一曲又一曲历史活剧,留下众多掌故,涌现出一批历史名人和文化珍品。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西狭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古老独特的文化现象,丰富了陇南文化的内涵并提升了影响力。

  西和乞巧:
  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在陇南各种特色文化中,乞巧以其丰富而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具传奇色彩和时空穿透力。乞巧起源于汉代,“乞巧”即向神灵祈求赐予智慧的意思,乞是祈求,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智慧。乞巧在我国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在我国多地都有流传,但因年代久远保存得多不完整。乞巧民俗在陇南西和及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全国绝无仅有,是中华七夕文化的动态传承,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年12月,陇南市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成为继岷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之后,甘肃省第3个被命名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一种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乞巧节是女子娱神自娱、学习交流的盛大节日,积淀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审美心理和传统美德,由于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适龄未嫁的女子,所以当地俗称“女儿节”。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会认为乞巧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才举行,而事实上,为了使乞巧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正式的乞巧活动开始之前,各村的乞巧姑娘们还要进行一至两个月准备工作。乞巧活动准备工作非常隆重,主要包括选址、联络、筹资,接着要练歌、备装、生巧芽、造巧、请巧等。在乞巧的各项准备活动结束之后,乞巧活动正式开始,从每年农历六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开始举行各种仪式到农历七月初七送巧结束,西和乞巧风俗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送巧仪式后,7天8夜、无拘无束、歌声不断的自由狂欢活动全部结束,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作为久负盛名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生息、繁衍,西和县仇池山主峰伏羲崖,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遍及西汉水及漾水河流域。境内长道镇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挥师北伐,六出祁山,两度过境。北部河谷是秦王朝发祥的摇篮,杨氏氐羌在此建立政权,史称“仇池国”,历经三百余载。

  近年来,西和县先后举办了五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节会上,通过大型民俗文艺演出、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山歌比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现独具魅力的乞巧文化。

  2013年8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期间共举行了10项活动,其中在北京举办的乞巧文化论坛邀请到了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等30余位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等知名人士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论坛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为倾力打造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西和县围绕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资源和仇池山、晚霞湖、云华山等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西和县还以姜席镇、石堡、长道、稍峪等乡镇为核心,以晚霞湖为龙头,修建巧娘娘雕像、乞巧文化墙、乞巧文化展馆,开发乞巧旅游线路和乞巧文化产品,使乞巧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全面提高。

  目前,西和县乞巧文化生态文明长廊建设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已经完成,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的谢庄、姜窑等环晚霞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已开门迎客。

  与此同时,西和县开通了“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网站,开展了拍摄乞巧电视宣传片、乞巧微电影、改编乞巧动漫、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等系列活动,出版了文赵逵夫教授撰写的《西和七夕节》《牛女传说与七夕风俗的传播与分化研究》等乞巧文化研究著作以及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观点文集,这些为提升西和乞巧民俗的影响力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成为国内重要的民俗节日并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西和县文化、民俗等部门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拍摄了大型记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国》在央视播出,微电影《乞巧缘》,创作了民俗秦腔剧《七月七》、民俗歌舞剧《乞巧情》,制作了中英双语《乞巧动漫》和《乞巧连环画》《女儿巧》系列乞巧主题歌曲等一批文艺精品,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成立了乞巧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开设“乞巧坊”网店82家,发展“乞巧坊”民俗村20多个,开发了刺绣保健枕、书画麻纸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为乞巧文化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4-07-04 06: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涛:节日庆典的民间传承与政府介入
下一条: ·[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
   相关链接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
·[刘吉平 宋涛]汇通南北:丝绸之路陇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述论·[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
·[韩雷 刘宪]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肖婷]北京女儿节考
·[刘晓峰]上巳节与日本的女儿节·[杨克栋]试论西和乞巧节的地域特征
·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召开分组学术研讨会·[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
·[刘宪 韩雷]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乌丙安]西和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
·乌丙安“女儿节”变“婆婆节” 乞巧文化获“修复”·[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
·[刘锡诚]西和乞巧节的秦风余响·[张勃]七夕节,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儿节
·[李并成]敦煌文书中所见的乞巧节习俗·[刘锡诚]《西和乞巧歌》序
·[刘冬颖]七夕:真爱的距离·文化七夕:传统女儿节失落的背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