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祥林]女娲神话的女权文化解读
  作者:李祥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04 | 点击数:18252
 
 
 
或以为日、月二神是从男神伏羲(黄帝)分化而来,或以为日、月二神是从女神羲和(女娲)分化而来,孰是孰非呢?本文赞同后者,并认为两者异途同归的指向同一原型(archetype), 前者所代表的神话实为后者所代表的神话的“置换变形”(displacement)。
女娲作为太古神话中的著名女神,毕生干了两桩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一是补天。关于造人,古籍所载又有二说,一是女娲与男性神祇共同造人说,如《淮南子·说林训》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上骈、桑林皆神名。”这里尽管已隐含后世女娲与伏羲对偶生殖神话的滥觞,但它因折射出母系社会中以女性为中心的非血缘群婚信息(即女娲与诸神群婚生殖神话)而更具原始色彩。另一说则是女娲独立造人神话,见应劭《风俗通义》(《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值得注意的是,女娲造人在此神话中凭借的仅仅是黄土,而土所表征的也就是大地。大地生长出植物,人类社会中母亲生养子女现象正与之相似,由于“类比”这神话思维的基本逻辑使然,“以地为阴性名词,图像作女人身”(5)并由此产生地母崇拜的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有见。事实上,女娲在国人的观念中正是作为“地母”偶像的原型。《论衡·顺鼓》记载汉代风俗:“久雨不霁,则攻社,祭女娲。”按“社”即桑社,是古人祈生殖、祭地母的标志。《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抱朴子·释滞》则干脆一语道断:“女娲地出。”今之学者亦肯定,“女娲既是地出,就带着庄稼神兼土地神、泥土神的性质。”(6)既然如此,“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实质无非是说:女娲作为人类的大祖母,她仅仅依靠自身便生殖出了人类。至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载女娲之肠化生十神,又是一证。这里,既无作为对偶的伏羲,也无作为群偶的诸神,难怪《说文解字》释“娲”这“古之神圣女”时也直接肯定其是“化生万物者”。
神话是原始初民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产物。从历史上有关女娲造人的种种神话中,显然可以梳理出如下演变轨迹:女娲独立生殖——女娲与诸神群婚生殖——伏羲与女娲对偶生殖。第一阶段上,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至上地位无庸置疑,神话反映出母系社会生殖观念中女性被视为第一位也是唯一者的现实;第三阶段上,伏羲虽与女娲共同生养人类,但前者居主后者居次则显而易见,神话反映着父权取代母权而成为社会主角的历史;第二阶段可谓一、三阶段之间的过渡,此时女娲居主的地位虽未改变,但男性辅助女性参与人类生殖的作用开始被社会承认。而以上三个阶段,又恰好反映出先民对性与生育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从无知到有知的发展过程。当我们让目光穿过茫茫远古就会发现,在人类生殖文化史上,“阴阳构精,万物化生”作为生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心理观念却产生甚迟。原始文化研究的诸多事实证明,处于母系阶段的原始人,尽管在性成熟之前早就加入了杂乱的性生活(这是动物本能所致),但并不清楚性交和妊娠这两种现象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即指出:“野蛮人很多是不知道性交会生出孩子来,吃饭是营养身体的。”(7)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谈及原始土著总是把不妊的原因单方面归咎于女人时也写道:“这些土人知道性交的生理作用,但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怀孕实际上是取决于性交,所以他们连想也没有想到有时也应当把不受胎的原因归在受孕的参加者的另一方——男人身上。”(8)当然,只有两性生理上成熟后的性交才会导致妊娠,但在原始人那里,性交行为的开始并不受制于两性成熟与否,所以,他们猜不透“阴阳构精”是因,而“万物化生”为果这因果连环的人类生殖之谜。于是,生理上原本实际在场的男性,很长时间都被蒙昧的先民从观念上放逐在人类生殖王国之外。生殖观念上男性缺席必然伴随女性地位独尊,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正如女子不孕被认定与男子无关一样,母亲生养子女在初民心目中也就仅仅是女性自身独具的能力和行为(因为他们凭肉眼只能直观地接收到子女从母体分化而来这一表层信息)。因此,“神话所述的始祖群永远都是藉着妇人出现”,其怀孕生子往往又被臆想为“大自然开发”的结果,要么是裸露山洞被石刺伤,要么是水中浴身被鱼咬破,反正“神话所显示的,不是父亲的创造能力,乃是女祖自然的生育能力。”(9)这种先于“两性对偶生殖”意识的“女性独体生殖”观念(也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生殖观),恰恰是“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精神内核。惟此,女娲作为人类大祖母之女神、“女娲抟土造人”作为始祖神话的地位当是无可怀疑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孙正国]中国族源性女神母题的文化阐释
下一条: ·[高福进]射日神话及其寓意再探
   相关链接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梁奇 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
·[刘惠萍]民间信仰的正典化与现代化·探访河南济源“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张多]女娲神话重述的文化政治——以遗产化运动为中心·[徐凤]甘肃伏羲女娲神话扩布之探源
·[李祥林]从羌族口头遗产看女娲神话踪迹·[段宗社]论女娲神话的流变
·[梁起峰]从电子媒体看女娲神话的当代呈现·[杨利慧]女娲神话研究史略
·[王芳辉]宇宙开辟、人类起源及文化的获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