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定居生活。如前所述,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其早期居住地大渡河流域的农耕水平已达到相当程度。由于平坝的农耕经验,哈尼族在后来的迁徙过程中,总是寻找适于农耕的平坝。《聪坡坡》所述哈尼族曾经居住的地点,几乎都是平坝。在西南,大河流域谷地和湖泊平坝是较早的开发区域。所以哈尼族所到的适于农耕的地方,多有当地农耕民族居住。于是,哈尼族每到一地都能吸收当地民族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艺,使其原有的农耕文化得到充实和提高。以致于,当哈尼族最后被迫定居红河哀牢山区的时候,仍能以卓越的农耕技艺,在巍峨群山中开垦出山区独有的蔚为壮观的梯田田园。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记述了当时哈尼族的梯田壮景:“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卷槽),数里不绝。”如今,哀牢山下段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山区,这种壮景更是锦上添花。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埂回堤转、重重迭迭,包裹着重重大山。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层层梯田,以及梯田农业所达到的与内地汉族地区(解放前夕)基本相当的农业水平(15),是哈尼族人民农业创造性的表现,也是其农耕适应性和将平坝农业移置深山的创举。它标明这种独特于世的梯田文化是哈尼族在长期迁徙流转过程中接触吸收其他农耕民族文化,充实发展自己取得的辉煌成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迁徙给哈尼族的文化适应性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哈尼族是一个经历过长期迁徙的民族,它的社会发展和迁徙活动紧密相关。
以迁徙为特征的历史活动几乎贯穿于哈尼族社会发展的始终,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发展的非稳定性。由于迁徙和定居的交替出现,经济生活平衡与不平衡的反复更迭,使哈尼族的社会发展出现周期性的破坏与重建,社会发展的进程因而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长时期的迁徙,使哈尼族有机会在广阔的地理空间与众多的民族接触交往,从而形成了具有多元性和极富适应性的哈尼族农耕文化。
所以,迁徙流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结合,是哈尼族历史的特色,也是《聪坡坡》这部史诗的特色。
注释:
①王清华《哈尼族历史文化传承方式试探》载《边疆文化论丛》第三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11月。
②《哈尼阿培聪坡坡》(阿培:祖先,聪坡坡:从一处搬迁到另一处,也有逃难之意。)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版。
③史军超《滨海文化与高原文化的嫡裔》(载《边疆文化论丛》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8月)
④参见《哈尼族简史》第1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
⑤孙官生《哈尼族——云南红河流域的土著居民》(载《古老、神奇、博大》,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⑥樊绰《云南志》卷一、卷六、卷七。
⑦(美)F·V·格朗菲尔德著,刘彭陶译《泰国密林中的游迁者——阿卡人》,参见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译坐》第5辑,第17页。
⑧刘稚、申旭《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⑨申旭、刘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⑩毛佑全《哈尼族原始族称、族源及其迁徙活动探析》(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11)参见《哈尼族简史》第25页,云南民族出版地,1988年8月。
(12)张九龄《曲江集》卷十二。
(13)参见《哈尼族简史》第30页,云南民族出版地,1988年8月。
(14)李开贤《孟海格朗和乡哈尼族情况调查》(载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编《民族调查研究》1988年第1、2期合刊。)
(15)王清华《云南亚热带山区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载《农业考古》1991年3期。)
(本文原载《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05期,第70-77页,注释、图表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