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情况说明了哈尼族确实经历过由北而南的迁徙。同时,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证明了哈尼族史诗《聪坡坡》对迁徙的记述并非无稽之谈、凭空杜撰,而是确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聪坡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汉文史籍对哈尼族历史和社会发展记载的不足。
2
哈尼族历史上的迁徙活动,不仅涉及这个民族的族源,而且直接涉及到了其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如前所述,《聪坡坡》分为七章。每章的核心内容较为明晰地透视出哈尼族社会发展的轮廓。现分述如下:
1、人类诞生及原始渔猎生活
在第一章里,史诗说,人类诞生在水中。最早的人种有的“象水田里的螺蛳,背上背着硬壳”;有的“象干地的蜗牛,嘴里吐出稠稠的浆”;有的“走路象分窝的蜂群挤挤攘攘”;有的“走路象蚂蚊排成行”。后来人类发展了,“一代人用手走路”;“一代人蹲在地上趱动,一代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极原始的人类进化观及这种进化的简单粗糙的过程。无论这种进化观念及过程如何原始、幼稚和迷离,但它是极可贵的。因为它给我们研究哈尼族和人类早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提供了某种图景。那时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摘回野果,先祖们又唱又跳”。“遇到大象,先祖把它撵下深涧;遇着麂子,就敲断它的脊梁;见着豹子,就扛起木棒吆喝;见着野猪,就拿起石头壮胆。”这是采集狩猎的原始群社会。
2、母系氏族社会
第一章的末尾,第24代祖先诞生了,她叫塔婆,生了汉、彝、哈尼、傣、壮等21种人。她最宠爱的是哈尼人。从此以后,哈尼人住进了山洞,渔猎为生,学会用火。这位在哈尼族许多传说故事和父子连名谱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塔婆,被称为人类的始祖母,在她之前的“人”是动物,她之后的人则是真正的人类。在这里已经反映出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在第二章中,哈尼人已迁到了“什虽湖”。在这里,姑娘遮姒将小动物饲养,畜牧业出现了。于是,“遮姒姑娘人人敬重/件件大事和她商量。”此后又有一位姑娘遮努,将草籽拿来栽种,“起名叫玉麦/谷子和高梁。”农业诞生了。“遮姒姑娘有了主张/她指着十二种动物/定下了年月属相/一年分做十二个月/一月有三十个白天夜晚。”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历法由女性创造发明出来了。
妇女是畜牧业、农业、历法,甚至是酿酒的发明者,所以“件件大事和她商量。”这反映着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着比男人重要的作用,因而,地位突出,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
3、父系氏族社会
在第三章中,哈尼人已迁到“惹罗普楚”过着定居农业生活。“麂子忘不了出生的岩洞/哈尼忘不了惹罗——那头一回安寨定居的地方/,那头一回开发大田的地方。”定居和农业生产使哈尼族社会得到发展,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人口的增多和父权制的确立。
“一家住不下分两家/一寨住不下分两寨/老人们时时为分家操心/头人们天天为分寨奔忙。”“寨子里出了头人、贝马、工匠/能人们把大事小事分掌。”
头人、贝马、工匠三种能人的传说和故事在哈尼族社会中广为流传,反映着哈尼族原始氏族社会中似曾出现过一种政、教、工艺合一的组织形式。
当惹罗普楚发生瘟疫,哈尼族准备搬迁的时候,可以看出母权已经丧失贻尽,妇女地位坠落,呼声微弱:“哈尼尊敬的头人阿波(爷爷)/你们的话女人从来不敢顶撞/你们叫哈尼离开惹罗的田地/是惹罗出了不懂规矩的媳妇/还是出了不肯出力的姑娘/你们叫哈尼离开惹罗的山林/是嫌媳妇摘回家的猪菜太少/还是嫌姑娘背回家的泉水不凉。”于此可见,哈尼族父权制在农耕定居生活中得以确立,男性已居于社会和家庭的主导地位。至此,哈尼族妇女的地位每况愈下。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11)
4、部落联盟制社会
在第四章中,哈尼族迁到“诺马阿美”,农业进一步发展,进入部落联盟制社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