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被称为原住民的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收获祭是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节庆日,收获祭办节日期自古就有严格的规定。节庆期间,所有在外地的族人都会赶回家参加收获祭,全族(社)人会聚集在大头目的屋里或专门祭祖的祖屋里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开怀狂饮,载歌载舞共度节日。聚餐也是人人有份,不用凑份子。这个习俗在大陆的西南地区侗族、壮族、苗族和哈尼族等民族中传承至今。这一点在每个原住民博物馆的电视专题片中得到印证。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2010年,在台东,阿美、鲁凯、排湾、卑南、噶玛兰等5个族群的146场“丰年祭”从7月2日开始举办,至8月22日结束。在花莲,阿美部落的庆丰收歌舞、布农部落的八部合音、赛德克部落的木口琴表演,以及噶玛兰部落的织造、撒奇莱雅部落的美酒,都将一一呈现在“丰年祭”的舞台上。当地还不惜花巨资在“丰年祭”期间举办“夏恋嘉年华”活动,邀请众多知名艺人参演,以期吸引观光客造访[9]。然而收获没有达到举办方的设想。
据笔者在台湾新北市乌来乡泰雅族采访和从乌来乡原住民博物馆得到的资料显示,台湾少数民族的收获祭近十来年一直是各地政府在资助举办。开始时,各民族民众非常感谢政府对本民族的历史民俗的重视和资助,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原部落成员也会回到部落,参加祭祀和节庆活动。然而,有的地方由于政府组织、资助的丰年祭节庆活动受市场因素和资金的限制,办了几届仍然开发不动旅游产业,加之每年的丰年祭并不是本民族传统意义的收获祭,族人不认同,故而对丰年祭的投入和热情有些松懈。笔者分析,2011年乌来乡原本计划在7-8月进行的丰年祭,拖至11月才草草完成,原因就在于此。
(2)尊重民俗自然规律,坚持民间事民间办、政府引导的指导方针
与政府利用原住民历史民俗办节会以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效果截然不同的是,在台中或台北、台南,没有政府资助、主持,完全由汉人乡民自发组织的“神灵巡境”,却数百年长兴不衰。他们一代又一代,按着传统自然自觉地进行着历史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据台湾《安平县杂记》载[10]:“三月,北港进香,市街里保民人沿途往来数万人,日夜络绎不绝,各持一小旗,挂一小灯(灯旗写“天上圣母”、“北港进香”八字)。迨三月十四日,北港妈来郡乞火,乡庄民人随行者数万人。入城,市街民人款留三天。其北港妈驻大妈祖宫,为合郡民进香。至十五、十六日出庙绕境,沿途回港护送者蜂拥,随行者亦同返。此系俗例,一年一次也。三月二十日,安平迎妈祖。是日,妈祖到鹿耳门庙进香,回时庄民多备八管鼓乐诗意故事迎入绕境,喧闹一天。是夜,禳醮踏火演戏闹热,以祈海道平安之意。一年一次。郡民往观者几万。男妇老少或乘舟、或坐车、或骑马、或坐轿、或步行,乐游不绝也。”[11]
从台湾历史文献记载的安平妈祖祭时况来看,台湾早在清代至日据时期以前,神灵巡境的习俗就风靡一时,人们是如此虔诚地信仰原始宗教,把宋代莆田湄州岛上一位常在海边救人于危难,以至牺牲生命的渔家女视为平安保护神。数百年之后的台湾岛,仍然十分崇拜祖神,笔者前后两次到台中的鹿港妈祖庙和大甲镇南宫妈祖庙、大肚区观摩翡翠妈祖回岛时的妈祖巡境,仍然如《安平杂记》中所描述的一样,盛况空前,万人空巷。从几位抱着襁褓婴儿的年轻母亲钻到妈祖轿下全身伏地虔诚恭迎妈祖轿越过后,起身时的无比幸运、荣光、满意的脸上表情即可读到答案。
针对历史民俗中的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笔者曾采访过几位法师、庙祝和民众。回答的意思大体一致。在台湾,婴儿还在母亲的怀里就开始感受拜妈祖的神秘与神圣。用鹿港书屋张先生的话,和大肚区义务为巡境阵队表演进门七星步法术的业余法师杨先生的话说,神灵巡境更多的是带给人们一种吉祥平安,求福祈祷有门的机会,因为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中,需要精神支柱,在市场经济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台湾人,更需要心灵的归属和精神支柱,他们把这种寻求心灵归属和保护的愿望寄托到了神灵的身上,所以才会家家户户、世世代代地参与社会举办的这些神灵崇拜活动。
这些活动非常民间化,虽然没有政府资助,但人们会以庙为单位,自发、自费地参与巡境,目的除了寻求神灵的保佑,就是为了借此机会联络邻里亲朋好友的感情,寻求互助友爱,达到团结合作之目的。因为人人的心里需要帮助也同样乐意帮助别人,需要亲情和友谊,这些需要不会因为社会体制不同,观点不同而改变。台湾的学者告诉我们,神灵巡境与其说是一个民间自发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传承,倒不如说是人们为文化寻根,以历史民俗为线,下意识地将祖先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台湾学者的话,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民俗学文化波理论在这里得到如此真实的实践。妈祖祭和神灵巡境历史民俗源于闽南地区。这些习俗在闽南地区消失或规模变小了,却在台湾以泉州人、漳州人为主的汉人中完好地保存着。
(3)台湾丰年祭与神灵巡境带给人们的思考
民俗节庆,之所以成为历史民俗传承至今, 是因为民众对它有着广泛的需求。尤其是历史民俗文化遗产中的信仰节俗,是人们千百年来因需要产生的精神寄托,根深蒂固,不是几个文件或行政指令能彻底改变的。因此,不尊重历史节俗的特殊性与传承的必然性是不科学的。如台湾各少数民族的收获祭和大陆少数民族的收获祭,本是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大祭,在祭祀地点、时间、程序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场所气氛。有的民族在插种之前祭,有的则在收获之后祭,有的民族在开春祭。如果当地政府硬是将其统一在九、十月举行丰年祭,或是根据现在人们节假日的时间空档安排节会日期,办节会的场所早已失去原始的氛围,给人以做秀的感觉,不仅海峡两岸的少数民族感觉不到神灵和祖先的保佑与祝福,把参与之事不当生活中的大事、要事,不感兴趣,观光客人也会因为没有新鲜感和神秘感而放弃观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