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 王心愿]中秋月饼考
  作者:黄涛 王心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12 | 点击数:17540
 

  再看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对中秋节的描述[29]: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这是该书中记述中秋节的完整内容。这段所写中秋习俗的中心内容是祭祀月光神,其次是家人团圆、吃月饼瓜果,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瓜果。

  将两段文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南宋与明朝的中秋习俗有显著的不同:南宋重视赏月,明朝重视拜月和团聚。当然,如果仅凭这两段文字就下这样的断语会有偏颇,而且两段文字所写习俗并非发生在一个地方。两段资料所写的不是一个地方,以二者为标本比较两个朝代的习俗差异确实不很理想,但这两个城市也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京都,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都是内地城市;而且我们可以参照两个朝代的其他风俗志资料来判定,这两处文献所写的确实是所在朝代的普遍习俗,而不是仅仅临安或北京的习俗。

  中秋月饼是属于明代这种习俗的,它应该是跟这种中秋习俗的其他内容相适应的。它产生于明代,应该跟明代不同于宋元中秋习俗的内容有关系。明代中秋习俗不同于宋代的地方主要是重视拜月和团圆,而中秋月饼的意义也正好有两方面:一是作为供品使用,二是作为“团圆饼”,有团圆的象征意义并被用为联系亲友感情的工具。这两点正是适合于明代中秋习俗的。这是月饼在明代出现的关键因素。

  月饼在中秋节的最初用途是作为拜月的供品。明初中秋节拜月习俗盛行,拜月免不了要上供品。中秋时节正好瓜果上市,所以可用瓜果做供品;其时也是庄稼收获的时候,所以也正好用新粮做的面食做供品。因为中秋祭的是圆月,所以民间很自然地讲究供品要是圆形的,即“其祭果饼必圆”。这样就把饼食做成了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人们就印些嫦娥、月宫、桂树、玉兔之类图案在上面。因为是供品,必然要选上好的材料,要做出好味道,要做得外观好看些。这样就使月饼在物质方面跟以前的饼食或点心不同了,就成了为中秋节特制的节日用品。这样每到中秋节,就要专门制做月饼,各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饼铺的。饼铺有更好的技术,做得越来越精致美味,使得月饼更加成为一种很特别的节令食品。另一方面,月饼作为供品从供桌上撤下来之后,不能扔掉。民间向来有祭神仪式完成之后分食祭品的习惯,所以月饼很自然地又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开始月饼是祭品兼作人的食品,而以作祭品为主;后来在拜月之前也吃月饼了,这时就使它作为人的食品的地位不亚于做祭品了。再到后来,拜月习俗淡化的时候,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时它作为祭品的作用就减弱了,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吃月饼却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明代还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在初期月饼主要作为祭品时,它就跟时令瓜果等成为中秋期间亲友馈送的礼品。这就是中秋月饼在明代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过程。这是根据记录当时风俗的文献资料作出的分析。

  通过以上考察可知,月饼在明代成为中秋的节令食品时,其本质内涵基于两点:第一,它是圆饼形的,能够象征天上圆月和人间团圆;第二,它是一种美食。只要满足这两点,就是功能完备的月饼,不具备这两点,就是不好的月饼。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饮食口味也发生很大变化,月饼的材料和做法也应随之调整、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高糖、高油脂的月饼不再受人欢迎,厂家就应该对月饼加以改良,使之仍不失为现代人乐意品尝、有益健康的美食,这是符合中秋月饼的民俗本义的。(编辑:刘慧青)

  参考文献

  [1] 文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刘伯温传说[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50-51.

  [2] .墨子. 墨子[M]. 方勇,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408.

  [3][4] 史游. 急就篇[M]. 颜师古, 注. 长沙: 岳麓书社, 1989: 132.

  [5][6] 刘熙. 释名疏证補 [M]. 毕沅, 疏证. 王先谦, 補. 祝敏徹, 孙玉文,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35.

  [7] 李昉. 太平御览 [M]. 夏剑钦, 王巽斋, 校点.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930.

  [8][9]贾思勰. 齐民要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365.

  【10】【15】 徐海荣. 中国饮食史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293、472、82-85、664.

  [11] 陶谷. 清异录(饮食部分)[M]. 李益民等著.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30..

  [12]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M]. 吴企明,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6-17.

  [13] 周密. 武林旧事 [M]. 钱之江,校注.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137.

  [14] 吴自牧. 梦梁录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7-148.

  [16]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谚解[M]. 影印本.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325.

  [17]【22】【21】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327.

  [18]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 中国节典: 四大传统节日[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141

  [19] [21]苏轼. 苏诗文集【M】孔凡礼,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6:2373.

  【20】[28]吴自牧. 梦梁录: 卷十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8、26.

  [23]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M]. 郑之诚, 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215.

  [24] 熊梦祥. 析津志[M]. // 析津志辑佚.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221-222.

  [25] 沈榜. 宛署杂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0: 192.

  [26]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 卷二十熙朝乐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61.

  [27] 刘若愚, 高士奇. 明宫史: 金鳌退食笔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88.

  [29]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M]. 孙小力,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104.

 

  收稿日期:2013-10-31

  作者简介:黄涛(1964-),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学;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刊于《温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33-4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勃]夕月礼与夕月坛
下一条: ·[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