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展现了中华民族节日的正能量
■ 乔宽元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勾起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对先贤的感怀,对先烈的敬仰。年年有清明,年年不一样,展现了清明礼俗的巨大活力。中华民族有好多传统节日,各具特色。但最具活力的要数清明节。千家万户遵循文化习俗指令,统一行动,全国数万家公墓、数千家殡仪馆给以强有力的支撑,为亿万公众提供了民俗文化的活动舞台,更为重要的是,还主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使根植于千家万户的活力得以高度集聚,激发出巨大的正能量。这正是清明活力得以喷涌的重要原因。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DNA,但民族文化DNA凸显了民族特征,涉及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NA常有差异,但必有同一的文化DNA。除共同的价值观之外,从清明礼俗中也体现了文化DNA。
中华民族的民俗节日,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中,能把家家户户全都动员起来,清明节是其中之一,其礼俗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是非常珍贵的。
上海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加快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进程,清明节及其传统礼俗日渐简化,城市中的“清明味”较淡,但农村中基本依旧。然而,到了“十年文革”,清明礼俗当作“四旧”被破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清明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清明节让分散在千家万户的活力集聚在一起,彰显出巨大的正能量。
传统殡葬礼俗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尉迟淦 中华殡葬教育学会理事长
对过去的中国人而言,传统殡葬礼俗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有人质疑这样的事情,那么这样的行为不是被认为是疯子的行为,就是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他们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死亡本来就应该这样被处理。如果有人在处理死亡时没有按照这样的规矩来处理,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定会被认为有问题。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传统殡葬礼俗的存在是有其存在的背景。如果背景没变,那么传统殡葬礼俗的存在自然就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背景变了,变得和原先的背景不一样,那么传统殡葬礼俗的存在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在不同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殡葬礼俗是不一样的。例如农业社会背景的殡葬礼俗和工商社会背景的殡葬礼俗就不一样。既然不一样,那么旧有的殡葬礼俗当然就不再适用于新的背景。在不再适用的情况下,旧有的殡葬礼俗只有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如果旧有的殡葬礼俗不想被淘汰,那么它只有按照新的背景要求去改变自己。就是这种新背景的要求,让传统殡葬礼俗产生挑战与因应的问题。
表面看来,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因为,传统殡葬礼俗的确是在过去农业社会的土壤下酝酿出来的。因此,它的存在带着农业社会的形式。可是,现在环境改变了,这个背景不再是农业社会的背景,而是工商社会的背景。所以,在表现的形式上它不能再以农业社会的形式出现,而要以工商社会的形式出现。既然如此,它就必须面对时代变迁的挑战,找出能够因应工商社会要求的形式。
清明文化现代演绎与和谐社会建立
■王宏阶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
清明活动作为传统活动,在今日虽因宗族逐渐解体血缘家族意识淡化而减弱了其宗族性,但仍是维系人际关系重要的家庭活动,具体地说有联络亲族、处理家庭内部纠纷的功能。在清明祭祖活动中也可以确立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与责任,更可以激励家庭成员继承先人生前良好的道德品行,建立良好的家门家风,可以说清明祭祖是家庭伦理结构的集中体现与完善机会。清明祭祖还有同亲、同事、同邻方面的关系穿插其中 ,尤其在社会变化中,这种宗族关系以小家庭出现,并以利益联系亲友,进行礼俗互动表现得更充分。清明祭祖活动中,社会人际交往形态得到充分展现,也应成为和睦家庭、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个体道德水平的契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的社区已非原来的社区,“社区新人”的不断涌入,以及“社区老人”因动迁而被城市边缘化,邻里之间相互不认识的情况已是十分严重,社区凝聚力的丧失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因此,利用清明节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类文明总是在抚今追昔中传承,而追思文化恰恰是文脉传承的本源体现。华夏民族古时以敬祖崇宗为上,孝敬先辈不仅是社会风行的礼仪,更是安邦治国的制度。它不仅体现在对前世的缅怀祭悼,更在于今生的孝悌忠信。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秋万代永不衰败的法宝。经济发展了,我们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清明文化也是这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联合时报 2014-03-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