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浙江奉化市举办。
“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创立于2011年,先后在上海、台北等地连续举办了三届,探讨清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这个论坛曾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对台交流项目,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四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的礼俗传承”。这次论坛在继续探讨清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礼俗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礼俗文化。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发来贺信;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雷鸣,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范谊等先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上百位两岸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清明文化的核心是“慎终追远”,清明文化是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大家还一致认为,除了清明文化之外,还有很多礼俗文化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纽带。这些民俗文化对于凝聚民族认同、提升“两岸一家亲”的共同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研究、传承和发展这些礼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针对如何弘扬清明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礼俗文化,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相互激荡,提出了许多带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 (记者 顾定海 潘良蕾)
清明节传承中华文化
■ 李汉秋 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主任
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和已逝的亲人。其感情本质是人伦情义。
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著名文化学家柳诒徵在1924年说过:“西方立国在宗教,东方立国在人伦。”“立国”云云姑不遑具论,我这里只取他道出了中国的特点。中国是无“国教”,而有“国德”,即:没有国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国人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我们特重人伦,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伦。天伦之乐,这是华人的“福”,华人的天堂。
曾经流传这样的幽默故事:以大象为论题令各国人作文,德国人写“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大象的情爱”,华人则写“大象的伦常”。一幢各族杂居的大楼失火了,犹太人忙于背出钱袋,法国人立即抢救情人,华人则奋不顾身地背出老父母。这种谈资是否准确姑不遑论,同样我这里只取它道出了华人的特点:特重人伦情义。
清明节就是凸显华人人伦情怀的节日。
是没有被我们华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我们华人普遍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识。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
民俗文化导致民族凝聚力
■ 邵宗海 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兼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民俗文化广泛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堪称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族的个性和民族精神。所以,民俗文化可说是民众的习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基础其中一项内涵便是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的产生可能就是从民俗文化而来,因为一个民族必须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而这个文化背景又能导致民族的向心力,无论这个文化背景是不是优良。
清末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许多人开始提倡维新、变法,但有更多的人却认为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不需要向西方学习,以此来当做反西化的说法,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直到八国联军的发生。由清末的例子可见,即便受到列强的侵略,但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反而使文化成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实际上,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鲜活的部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最大的功能是能够强化民族成员间的认同感,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民族成员紧紧地围绕这一内聚力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海内外的华人,只要一提到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特别是歌曲《我的中国心》唱起的时候,便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共同的民俗传承使大家心与心更靠近了,这就是民俗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联合时报 2014-03-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