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中外神话学[1]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22 | 点击数:26566
 

  雷格尔与人合编的论文集《欧罗巴——公牛和星环:从与宙斯结盟到国家联合体》一书,汇聚了诸多知名学者的智慧,探讨了当今欧盟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欧洲是什么?欧洲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以这一重大问题为发端,该书的编者们认为:“欧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它还包含了政治、经济、尤其是历史、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丰富多样的内涵;欧洲身份认同建立在共同的象征、传统和神话之上,民众以此认同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己是欧洲的一员。该书通过欧罗巴被宙斯绑架这个古老的神话,第一次从不同学科(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史、人类学和政治学等)的角度,对这个贯穿整个欧洲历史的著名神话进行了诠释。

  雷格尔也曾应邀参加2011年在西宁召开的创世神话国际论坛,并发表了论文《早期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潘多拉神话:神-人、男人-女人、献祭和欺骗》。论文选取了赫西俄德作品的相关细节,对潘多拉神话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赫西俄德在此神话叙事中,采用了“过去-现在“、”神-人“和”男人-女人“的二元制方式,把想象中的人类历史的远古时期描述为理想状态。该文已由简涛老师翻译为中文,大家可以找来一看。[24]

  (七)米妮克·斯希珀: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米妮克·斯希珀(Mineke Schipper, 1938-- ),荷兰莱顿大学跨文化文学研究(Intercultural Literary Studies)方向的教授,兴趣广泛,既写作小说和随笔,也出版过多部学术专著——其中包括《别娶大脚女人做老婆:世界谚语中的女人》(Never Marry a Woman With Big Feet: Women in Proverbs from Around the World,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6)。

  在神话研究方面,斯希珀多使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pproach)。2011年,她与中国学者叶舒宪、尹虎斌联合主编了《中国的创世和起源神话:对口头和书面传统的跨文化探索》一书(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in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 Brill, 2011),并在开篇发表的《世界创世与起源神话中的人类的起源》(“Humanity’s Beginnings in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from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以及“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她认为比较文学的任务之一是“寻求那些历史上有关联的和无关联的文化传统在形式上和主题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文学的跨文化比较方法通过研究来自不同文化中的口头叙事或者书写文本中的一个特定单元(specific unit)——它属于某个特定文类或者主题,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能够使研究者发现,作为人类,我们共享些什么,哪些不共享”。[25]她在该文中并未提出宏大深奥的结论,而是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的人类起源神话的比较,从时间、空间、主题(例如肢解作为创世场景、如何创世、为何创世)、特征等四个方面,朴实地归纳人类起源神话的较普遍特点。

  2011年,斯希珀在西宁论坛上发表的论文《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中的天堂之梦》(”Dreams of Paradise in Jewish, Christian and Islamic Traditions”),也可为她的上述研究方法提供生动的案例。她在该文中指出: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天堂神话——人间天堂或者天上天堂,那里充满福佑和永生,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亚当夏娃与伊甸园的故事。这个故事以早先发源于中东的传统为基础,以后逐渐为全世界所知。在被记录在《圣经》中之前,它有长期的流传,有多种形式。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亚当和夏娃一直被(至今依然如此)信仰为是人类的最初始祖。该论文讨论的是《圣经》以及《古兰经》中的亚当夏娃与伊甸园故事,它如何启发了新的叙事,诗歌描写、以及对于现实中亚当夏娃究竟住在何处的真实天堂地址的论述,而且也引导产生了富于魅力的艺术作品,其中充满了象征符号和相关性。文章援引了大量文献,着力分析了几个传统中关于天堂的描述和想象(人间天堂和天上天堂、地点、动物和植物、亚当对动物的命名、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天堂之梦)。[26]

  (八)山田仁史和金绳初美:民族学的神话研究

  日本神话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成就丰硕,曾给予中国神话学深刻影响。为现代日本神话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也有不少,其中较为中国大陆学者熟知的有大林太良以及吉田敦彦等人,吉田敦彦的弟子松村一男(1953— ,日本和光大学)目前在日本神话学领域也十分活跃。

  这里我想介绍两位我认识的日本青年神话学者。其中一位是山田仁史(1972— ),现为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宗教学研究室副教授,曾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民族学,是大林太良晚年的学生,其治学背景和大林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叠,治学方法也颇得乃师真传:用民族学的方法来研究神话。2009年,他在台湾中兴大学召开的“新世纪神话研究之反思”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台湾原住民有关星辰的概念和神话》,颇能反映其研究特点。该文采用了“宗教民族学的角度”,具体地说,该视角探讨的是“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对于天体的认识,是如何反应到星辰神话中去的”。[27]作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朴实而谨严:1、台湾原住民的星辰观念和神话总体上非常少,这一点与大林太良以往指出的几个因素或其共同作用有关;2、某种人(特别是不幸的人)升天而变成星星的故事较多。3、很多星辰神话与原住民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比如农耕历法、狩猎、渔业等。[28]论文选材审慎,分析细密,推理严谨,颇有大林太良之风。

  另一位日本青年神话学者是金绳初美(1967— ),现为北九州市立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是老一辈神话学家王孝廉先生的弟子,目前在其大学开设有神话学课程,近十年来一直研究中国云南泸沽湖边的摩梭人的神话、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其间曾进行多次赴泸沽湖进行田野调查。2009年,她在台湾中兴大学会议上发表论文《泸沽湖摩梭人的神话及其生活意识》,主要考察了摩梭人的女神神话、有关成年礼及其他祭祀仪式的传说,以此揭示其背后蕴藏的摩梭人的一些生活意识、家庭意识以及近年来的变迁。[29]2010年,她在云南开远召开的兄妹婚神话国际研讨会上,撰文详细比较了日本与中国西南地区兄妹婚神话的异同。[3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的中国神话研究
下一条: ·[林继富]百年来中国民间故事的集录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
·[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