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傣族新年与傣历新年
对于德宏傣族来说,春节本来并不是他们辞旧迎新的年节,他们的年节在傣历的岁末年初,即傣历的十二月末和一月初。而且,同汉语中人们把农历一月和十二月分别叫作“正月”和“腊月”相似,当地傣语把傣历的一月叫“冷京”,二月叫“冷嘎姆”。这表明傣历的一月和二月具有与其它月份不同的意义,这一意义体现为一种区分性,标志着傣历新年的起始。然而,现在即使去问德宏傣族村寨的老人,也很少有人能够明确告诉你傣历新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以及举行的情形如何。在他们的意识中,过年就是过春节。不过,傣历新年的仪式其实并未消失,只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实际上就是对于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罢了{37}。
据说,清代傣族曾有另外一个年节,叫“戛黄路”,在傣历的十二月末过节。{38}在德宏傣语中,与“戛”发音接近的词有两个,一个是“走”、“去”的意思,另一个是“跳”舞的意思。“黄卤”指的是要被抬到外面游街展览的拜佛供品。在德宏傣族村寨中,在“黄卤”被抬着游街展览的同时,人们会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因而,这样的仪式带有很强的玩耍、热闹、娱乐的味道。在德宏傣语种,另一个表示这种味道的词叫“礼”,因而张建章先生提到的“戛黄路”就是我在德宏村寨中看到的“礼黄卤”,也就是芒市傣族从前的新年庆典。
对于这个庆典,张元庆和我本人都有过详细的描述。{39}在这些描述中,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都有动物的塑像被抬出来绕寨游行展览,供村民们参观;第二,都有唱歌、跳舞、敲锣打鼓等表演活动。
动物塑像属于“黄卤”的一部分,包括大象、马等十二生肖动物的塑像。“黄卤”被抬到大街上绕寨游行展览,傣语称之为“礼黄卤”。游行结束后,十二生肖中表示那一年生肖属相的动物的塑像被单独拿出,悬挂到了佛寺院里树立起来的高高的幡杆上。这一举动表示把旧年送走,准备迎接新年来临的意思。
不过,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持续到几天以后的“卤普行”仪式过后才彻底结束。“卤普行”往往举行于傣历的一月初,意思是加固所持守的“戒”,让人们对戒律的持守更好、更稳、更有分量。当地老人们说,前几天虽然出“瓦”{40},但尚未正式关上“瓦”期的大门,还不能恢复到平时的生活状态,因此,需要今天再到佛寺里拜佛听经,以便正式“关上‘瓦’期大门”,回到平时的生活状态。这一天,老人们一大早就要起来,带上供佛的物品到佛寺里献供、拜佛、诵经、听经。佛寺里同样要做饭做菜,用来向佛献供。这一天,佛寺长老为老人们所讲的经文主要是“桑赋”,即向老人们求得宽恕、宽心的经文。“桑赋”意在让老人们在平时晚辈冒犯或言行不当时宽忍谦让,不要生气。同时,当老人们在平时或佛寺里言行不当时,通过诵念“桑赋”,可以得到佛的宽恕。
“卤普行”后,“礼黄卤”那天从佛寺里抬出来游街的十二生肖(由于表示该年生肖属相的动物的塑像在游街结束后已经被悬挂到佛寺院里的长长幡杆的顶端,所以,现已剩下十一生肖了)的塑像便被抬进佛寺里存放起来。因此,“卤普行”实际上是傣历新年庆典正式结束的仪式。如果说前几天“礼黄卤”的活动是“去旧”的话,那么,今天的“卤普行”活动可以算作“迎新”,即关上旧的一年的“瓦”门,迎接新一年的正常生活。
此外,在“礼黄卤”的仪式庆典中,除了动物塑像游街展览以及敲锣打鼓唱歌庆祝以外,还有抬着“黄卤”的游行队伍拜谒村寨社神庙、老人们到佛寺里拜佛献供听经、人们向游街展览的黄卤供品上抛撒爆米花和供献钱物以及在路边摆放食物供游行队伍吃喝等内容。{41}而“卤普行”的主要内容也是拜佛献供。{42}这就表明,此时的傣历新年的庆典仪式已经由本土宗教和佛教成分混合而成,并以佛教活动为核心内容了。因而,正如我们看到的,这种在傣历旧年年尾和新年年初举行的新年庆典活动已经受到了佛教的极大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德宏傣族并不像西双版纳傣族那样,认为泼水节是自己的新年庆典,因此,把泼水节视为整个傣族的“傣历新年”,也反映了西双版纳在有关傣族历史文化方面的支配地位和话语霸权,从而导致德宏傣族的傣历和节庆被西双版纳傣族的傣历和节庆所代表和遮蔽。可以想见,正如德宏地区傣历新年的庆典活动因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而被春节庆典所遮掩,以致被人们忘记那样,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西双版纳佛教节庆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泼水节在当地“取代”傣历新年的地位,而被制造成傣族新年是有可能的。而这时的傣族新年往往被与傣历新年混为一谈,从而导致上面提到的学者及其研究把泼水节视为“傣历新年”。进一步,由于西双版纳在傣族文化历史中的支配地位,这一看法便掩盖了德宏的傣历新年,成为有关傣族傣历新年的权威话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 2010年第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