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范长风]与女神共居的乡村领袖
——甘肃洮岷地区青苗会会首与组织行为研究
  作者:范长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5 | 点击数:11702
 

【内容提要】一个西北乡村组织引入藏传佛教的坐床仪式用于乡村领袖的就职典礼。乡村领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女神共居一室,表面上犹如婚姻关系,实则为培育乡村领袖的道德感而进行的宗教体验。乡村领袖在仪式场合传递和交换不可让渡的财富,从而实现乡村领导权的接替和从信仰一体化到组织一体化的转变。乡村领袖非但没有受制于信仰仪式脚本的指令,反而在仪式行动和环境保护、生产互助的实质行动中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和动员能力。

【关键词】乡村领袖;组织;湫神娘娘;洁净;不可让渡


  一、引子

  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仰仪式去组织社会生活,无论是会首的选拔,还是村落事务的决定,村民纠纷的处理,“神判”是行动选择的主要工具。本研究以甘肃洮岷地区的青苗会为例,探讨乡村领袖如何通过信仰仪式强化地方权威和采取协同行动。

  甘肃省岷县锁龙乡(延川)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作为汉人农耕区域,间有藏族和回族居民分布。延川境内平均海拔2500多米,沟壑纵横,森林莽莽,草山辽阔。锁龙河、燕子河和狼渡河三条河流为农作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当地人把延川叫做“八十二石(dan)细米的地方”,该地的小生境应该说相当优越。然而此地古往今来深受冰雹、洪涝和霜冻三大气象灾害的困扰,志曰:“岷州不乏水源,而灌溉未兴。各乡溪涧潆洄,并不作渠浇田。其资水为利者,独水磨一端。至于沟渠不修,厥亦有故。盖岷崇山峻岭,热少寒多,触石生云,淫霖时有,忧涝而不忧旱故也。”{1}冰雹以沟谷为路径发生,洪水顺山谷而下,河流在旱季发生断流,而村民也以沟为聚落单位,田亩沿山谷分布,其中山地多、川地少,主要种植青稞、蚕豆、大燕麦。为了祈求庄稼丰产,抵御生态危机,村民必须联合起来,一条沟范围的村落群形成了沟域社会。延川青苗会东起打牛沟,西至打磨沟,南起金场沟,北至榜山沟,19个自然村形成上三会和下二会的村级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贯穿沟谷地带的联村组织“青苗总会”:

  一会(头会):侯家沟、赵家庄;

  二会:山庄、潘家寨、背后庄、买家庄;

  三会:严家庄、林畔;

  (以上为上三会)

  四会:拔那庄、窝儿里;

  五会:锁龙、古素、打牛沟。

  (以上为下二会)

  在沟域社会的建构中,神话传说对于村落联盟的形成作用甚大。延川有两位水神娘娘,当地人把严家庄的金花娘娘称为“大阿婆”,把“窝儿里”村的金皇娘娘叫做“二阿婆”。“阿婆”、“娘娘”是该地对女神的亲密称谓,“湫神娘娘”是较为正式的说法。二位娘娘因其神的本性在出嫁之时相约离家出走,在一个叫“梳妆台”的神山上静静地梳发。“二阿婆”的母亲手拿烧火棍要求女儿回家完婚,女儿缄口不语,暗自显圣,只见那枯焦的烧火棍瞬间抽枝发芽,眼前出现一片葱葱郁郁的灌木林,母亲明白神启的道理,便独自回家。自此二位娘娘成了当地的保护神,每遇天发白雨(冰雹)、河干地旱,村民便来梳妆台祈求娘娘祛灾避害,十分灵验。

  二、圣俗之间的亲密与敬畏

  以一年为单位观察延川五会的仪式活动,可以发现关键仪式有两项:一是为湫神娘娘选老爷,其实也是选拔联村的首领“水头”;二是举办抱水仪式。上三会和下二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都要为两位湫神娘娘各选一位老爷,所选老爷便是青苗会的水头,也是陪侍女神的人。就职仪式犹如婚礼,两位水头老爷像新郎官一样身穿黑色绸缎长袍,头戴黑呢礼帽,骑高头大马,披红挂彩。老爷还要向娘娘敬献新袍并发表致辞。老爷的居处搭建松柏彩门,挂红灯,结红绸,贴上红对联;老爷家里还为女神设置喜气洋洋的供房,新床按男左女右备有两套大红喜字的被褥和枕头。老爷睡左,娘娘居右,但她的半边床虚位以待。在六月初七这天,二位老爷按婚宴标准办酒席款待村内村外的本家邻里和亲朋好友,并接受他们送来的被面、毛毯、喜帐及其他礼物。经过调查发现,在当地的传统中有类似的文化安排和创意。岷县作为旧时西北边陲和农业区,遗留了丰富的湫神信仰,县境南北各有18位湫神,其中女神比男神略少,数量上男女旗鼓相当。岷县人对湫神的称谓颇有人情味,称男神为“爷”,如姜维是“王家三爷”,范仲淹是“太子爷”;称女神为“阿婆”,如“金花阿婆”、“添炕阿婆”。男神多为历史人物,女神皆本地女子。女神可以在某村某姓中找到她的户籍所在地。在湫神中间,一些女神与男神被传为神仙眷属,且流传着美丽的情爱故事。湫神中的梅川大爷(宗泽)与金火娘娘、关里二爷(庞统)与珍珠娘娘在巡境途中成双成对,结伴而行,晚上二女神分别在二男神的庙中留宿。在女神庙的壁画里,男女二神比肩而坐的形象颇显亲密。{2}然而老爷本人和当地村民却否认并强烈反对婚姻之说。我起初的问题是:延川社会为什么用婚姻的形式维系人神关系?神总是高高在上,而延川女神为何下嫁于人,婚配的实质究竟为何?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深感得意,然而局内人和局外人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令我困惑。我开始怀疑,人神之间的婚姻关系是真命题吗?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 2010年第8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衍文]前因后果,都写在脸上?
下一条: ·[李晓斐]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互动*
   相关链接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佳卉]有神若飞来·[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
·[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候选遗产将于12月审议·[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
·[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