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②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自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7、30页。
④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⑤于光君:《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2期。
⑥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⑦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69、74页。
⑧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⑨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49、50页。
⑩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1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1998年,第66、67页。
(12)王秩龙:《王村调查:农村老人家庭权威的丧失及其养老问题》,《社会》1999年第7期。
(13)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4)[美]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陈观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15)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6)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7)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0~101页。
(18)Piore, M. J. The DualLabo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Problems in Political Economy: An Urban Perspective, edited by D. Gordon. Lexington, Mass.: Heath.1973.
(19)陆益龙:《户籍制度:利益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60页。
(本文刊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12月31日 10:47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