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威廉·斯迈斯]华盛顿州的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
——《民俗研究》专栏·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作者:[美] 威廉·斯迈斯 (Willie Smyth)   译者:王均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7 | 点击数:14121
 

  我们对跟学生和年轻的民俗学者去发展这种新的和令人激动的技术作为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的手段特别感兴趣。国会图书馆、美国民俗生活中的美国记忆在线集以及史密斯民俗网站上的全球之声允许用户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和录音中的重要档案材料。

  地方艺术组织、州级项目如我们(华盛顿艺术委员会),国家机构如国会民俗生活中心的博物馆,以及作为个体的艺术家们正在利用数字技术去深化他们的需求。那些社会媒体经营机构如Youtube,facebook和My space正在成为新闻发布的基本平台。艺术作品、节日或者CD发布的宣传在这里得到传播。这些经销机构变动如此之快,以至于新的机构几乎月月都有出现,但没人能担保他们会经营很久。

  我将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地图以及介绍一个有着建立国际桥梁潜质的数字媒介的积极应用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将在北京帮助做中国藤项目。这是一个合作项目。美国民俗学者——包括民俗学家和学生——同中国的团队(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团队)一起记录中国民间艺术。在中国的田野调查将被美国的网页团队放到网页上,放置在这个网址www.chinavine.org。这个网页提供以英语为基础的有关中国民间传统的信息。这是一个很好的使用技术激发美国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并来到中国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范例。新技术的这种应用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关于技术如何最有效地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样本,而非仅仅为旅行到这里的人记录当地传统。现在是全世界人民共享了。

 

  [1] 本文是美国公共民俗学家威廉·斯迈斯博士于2011年7月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7层励耘报告厅所做的演讲。这是他应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杨利慧教授的邀请在北京师范大学所做的两场讲座中的第二场,该场讲座由王均霞担任现场翻译。本译文的发表得到了斯迈斯博士的授权,特此致谢。

  [2] 赫尔墨斯(Hermes),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宙斯和迈亚的儿子。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神,负责把主神宙斯的旨意传达给神和人,同时他也被视为行路者的保护神、商人的庇护神以及雄辩之神等——译者注。

  [3] 罗伯特·巴伦,美国纽约州艺术理事会民间艺术部主任,公共民俗学家。同尼克·斯宾泽(Nick Spitzer)合编有《公共民俗学》(Public Folklore)一书——译者注。

  [4] Robert Baron. Sins of Objectification? Agency, Mediation, and Community Cultural Self-Determination in Public Folklore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gramming,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Vol. 123, No. 487 (Winter 2010), pp. 63-91——译者注

  [5] 国际慢食运动始于1986年,是一项反对经常食用快餐食品,提倡传统的、地方性的饮食的运动。——译者注

  [6] 寇里多(corrido)音乐传统是一种始自墨西哥的古老叙事民谣,它通常表现的主题是农民的历史、日常生活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事件。——译者注

  [7] Cajun指移居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的法国人后裔。——译者注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1]
下一条: ·[高丙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相关链接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刘蓓]精神人文主义视野下旅游景区中的神话主义·[高健]神话主义何以神圣
·[程鹏]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旅游民俗学视野下的泰山遗产旅游景观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
·[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
·[洪允姬]过去与现在如何通过神话相遇?·[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张成福]遗产旅游中神话的历史化、合理化与系统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