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安德明]体验国家的边界──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
——《民俗研究》专栏·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作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7 | 点击数:13598
 

  3、以中越边境为主题的边关风情旅游

  中越边境旅游,既是这一地区旅游的核心主题,也是各县市专项旅游中重要的具体内容。在每一个县市,几乎随处都能看到中越两国之间的界河、界碑,而且,每个县市都有与越南的通商口岸或边贸互市点。其中,靖西的龙邦口岸、龙州的水口口岸、凭祥的友谊关和东兴的东兴口岸,均为国家一类口岸,而大新的德天边贸点,由于处在德天大瀑布景区之内,也是一个十分活跃且富有特色的互市点。这些口岸和边贸点,本来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地方,但因为人为的划分,又具有了非同寻常的国际政治意义。在这里,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游客可以隔着一条河、一道门、甚至道路上划出的一条线观看另一个国家的山水风情,观察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不时出现在边界另一侧的越南人的活动;可以站在界碑所规定的边境线前,体验那种向前跨一步就可能出国(对不具有边民身份的游客来说,这当然属于“非法越境”)、向后退就是回国的奇异感觉;也可以观察两国边民凭借简单手续就可以自由往来的情形,感受由于边界勘定而把一村分两国的独特景象。当然,通过办理相关手续,人们还可以从这些口岸出境,前往越南,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而这一点,尤其是边关旅游项目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德天景区内的边贸互市点。它围绕着位于景区内的53号界碑而形成。该碑由清政府立于1896年,上刻“中国广西界”字样,并附有法文——从中可以看到当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的一段特殊历史。界碑正面所对为越南领土,背面为中国领土。由于界碑前后100米内为两国的边境缓冲区,允许公民往来,因此为发展自由边贸创造了条件。在界碑正面属于越南领土的一大片空地上,设立了许多由越南人经营的摊点,向中国游客出售越南生产的香烟、食品、药品和拖鞋等商品。来自中国的游人,一方面可以在这里感受自由跨越国界线的特殊愉悦,又可以同来自异国的摊主讨价还价,购买异国的产品,可以说,这构成了德天大瀑布景区的景中之景,游中之游。

  4、重要历史遗存旅游

  在这一地区,有着大量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中,清代末年中国为抵御作为越南殖民者的法国侵略而修建的各种防御设施遗址,象龙州的小连城炮台群、大新的德天炮台、凭祥的大连城炮台群等遗址,最为突出。这些遗址,既是中国人民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又是桂西南和南部诸县市作为边境一线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的象征,因此成了地方旅游开发的重要项目。例如,位于龙州县城外3公里处的小连城,经过初步开发,现已成为龙州县的龙头景区,具备了规模接待能力。小连城炮台群为抗法名将、广西提督兼对汛督办苏元春于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为抵御法国军队入侵而兴建,历九年之功建成,当时是桂越千里边防线上的指挥中枢兼提督行辕。其中除依山势在山间洞中筑有炮台十五座之外,还在主峰南山腰一天然大溶洞内建有保元宫,曾为苏元春聚将谈兵、筵宾宴乐、镇边居停之所。[7]这一景点,在民国前期便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留有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今天,由于自然破损和人为破坏,不仅炮台上大炮无存,保元宫中也是一片颓败气象。也许,作为旅游点,这里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开发和完善的内容。然而,当游人身处狭窄幽僻、潮湿阴冷的溶洞,遥想当年苏元春竟是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指挥边防,反而更能激起对早已被当地人尊称为“苏公保”的这位军事要员正直刚毅、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的缅怀和景仰。

  5、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主要是龙州县的主导旅游项目。1930年,邓小平等人在龙州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建立了左江革命委员会。这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历史遗产。目前,当年革命者的故居和革命工作的遗址,早已被开辟为纪念馆,同近年修建开放的龙州起义纪念馆一道,构成了当地红色旅游项目中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龙州近年来还与越南方面合作,精心打造了另一项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即“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龙州县是越南胡志明主席和其他早期革命者进行秘密革命活动的国外基地之一,胡志明和黄文树、长征、范文同、武元甲、周文晋等40多位越南开国元勋,曾在龙州进行革命活动长达18年,留下了一大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遗址、遗迹。龙州县对这些富于特色的跨国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积极投入资金,复原、修缮了越南革命者在龙州秘密机关旧址,并把胡志明曾经生活过的旧址开辟为“龙州胡志明展馆”,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介绍胡志明当年在龙州的活动、他与龙州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中越两国之间的友谊等。这一展馆,自开馆以来已吸引了大量中越游人,成了龙州红色旅游当中一个主要品牌。

  二、整合在边关风情中的山水与人文

  以上我们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诸县市旅游的主要类型做了大体的概括。当然,这种概括,主要是为了分析的便利,实际上,如前文已经指出的,每一个旅游点往往会融合多种类型的内容,而并不存在那种由完全独立于其他类型的单一资源构成的景点。例如,在旧州生态博物馆,旅游者既能够体验壮族风情,也可以欣赏美丽风光;在大新县的德天景区,在以德天瀑布这一自然景观为突出标志的同时,还融合了边境贸易风俗、古炮台遗址等诸多吸引游客的内容,等等。总而言之,所有的旅游点,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结合来构成的。而在这种融合当中,人文因素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其中,民俗方面的内容,尤其对于一个景点的构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俗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被设计成了旅游展示的主体。例如,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德天景区内的边贸互市点和龙州“胡志明足迹之旅”等旅游项目,就主要是以手工艺及工艺品、市场活动和传统民居等内容的直接呈现构成的,这些民俗事象本身就是旅游展示的核心。除此之外,几乎在每一个景区,都分布着十分丰富的相关传说、谚语、歌谣等口头艺术内容,它们被充分利用,成了塑造景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资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
下一条: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1]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