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越南,“望夫型”传说也像在中国一样流传广泛,仅在下龙海湾一带就流传着《马石》、《夫妻石》、《鱼老石》、《望夫石》等多种“望夫”型传说的异文。现依据《岭南摭怪列传》中的记载并结合越南在华留学生阮氏云英、阮氏垂玲讲述的《望夫石》、[12]《苏氏望夫》[13]等传说,归纳其情节梗概如下:
1.某家有俩兄妹。
2.哥哥不小心伤了妹妹(或用刀划了妹妹的脖胫,或扔石头砸了妹妹的头等)。
3.哥哥因害怕而出走。
4.多年后,哥哥长大,爱上一女子(即妹妹)并与其成婚;或妹妹长大后与一外来男子(即哥哥)结婚。
5.他们婚后很幸福,但哥哥不久发现了自己与妻子的兄妹关系。
6.哥哥以打鱼或当兵等为借口远走。
7.不知真相的妹妹盼望哥哥回来,天天抱着孩子去某处眺望。
8.一天,她们母子化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三、中越“望夫型”传说之比较
越南“望夫”型传说与中国该类型传说有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几个关键情节是相同的:两国“望夫”型传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极为恩爱的夫妻;男性主人公都因故远走他乡,杳无音信;女性主人公都是在久久地期盼中化为了石或峰。
中、越“望夫”型传说的相似或相同体现了两国间民俗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中国与越南关系密切,尤其是中国的广西地区与越南更是唇齿相依,人们常称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为“同根生的民族”,又以“同砍一山柴,共饮一江水”来形容越南与广西在地理上的毗连。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血脉与地理上的关系,中国与越南有着漫长的文化交流史,越南一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此而言,中、越两国都有“望夫”型传说流传且情节有类同之处并不奇怪。
季羡林就世界范围内为何会流传许多情节类同的故事这个问题发表过看法,他认为:“互相学习、抄袭式模仿最有道理。”[14]本人不敢肯定季羡林所说适合解释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这一类文化现象,但仅就中、越两国间存在的这类文化现象来讲,本人认为季羡林所说很有道理。
那么,单就“望夫”型传说而言,究竟是谁“学习”谁,或谁是“抄袭式摹仿”者呢?顾颉刚在研究孟姜女传说时指出:“春秋战国间,齐、鲁的文化最高,所以这件故事(《孟姜女》传说)起在齐都,它的生命日渐扩大”,“我们可以知道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15]他认为文化的传播遵循这样的规律,即文化从先发达地区流向后发达地区。就顾颉刚所言,本人认为“望夫型”传说大概最早产生于中国,然后,才传入越南,为越南人民所传承、传播。换言之,越南的“望夫”型传说可能是对中国“望夫”型传说的“学习”或“抄袭式摹仿”。
就越南“望夫”型传说的某些细节来看,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该类型传说很可能具有中国文化背景。如《幽明录》中讲“望夫石”在“武昌阳新县北山上”,《岭南摭怪列传》中则讲“望夫”型传说的流传地点是“武昌县”,都讲“望夫”型传说发生于“武昌”,两个“武昌”虽非指一地,仍让人感到过于巧合。另,越南“望夫”型传说中的《苏氏望夫》传说讲:“苏文……失手把石头扔中妹妹的头,因为太害怕而流落街头不敢回家。后来有一个卖中药的中国四川人收养了他,带他到重庆去生活。长大了,苏文跟养父姓李。”[16]在这则流传于越南的“望夫”型传说中,出现了涉及中国的内容。从中、越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这好像也不应当看作仅仅是一种偶然。
顾颉刚在谈及故事的播迁时还指出:“一件故事”,不仅“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而且“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17]就此而言,越南的“望夫”型传说之所以仍保留了一些与中国该类型传说相似或相同的成份,不仅因为越南的“望夫”型传说是对中国该类型传说的“学习”或“抄袭式摹仿”,还因为中、越两国人民有着相近的情感、伦理观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对待爱情、婚姻关系中的女性有着一样的人格或情操方面的要求与期待。当然,这种伦理观念、情感与心理的类同与接近也是由中、越两国间文化的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所造成的。
总之,中、越“望夫”型传说在主要情节上有一些类同或相似,这些类同或相似与中、越之间长期而密切的文化交流有关,越南的“望夫”型传说很可能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从中国“学习”、“摹仿”而来;再者,越南的“望夫”型传说之所以仍保留了一些与中国该类型传说相似或相同的成份,还因为中、越两国人民有着相同、相近的道德伦理观、思想情感和心理特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