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张勃 梁燕城 : 凝聚新的文化共同性
——關於民俗文化的意義與重建的對話
  作者:张勃 梁燕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08 | 点击数:4201
 

  中西民俗時空的縱貫與橫攝

  □:這裏,大概是表達龐大的宇宙裏,人跟天地和自然都有關係,而且活著的人跟過去的人,死去的人,都還是有一種網絡關係的。過去的人都死了,但這個網絡關係還存在,互相之間的懷念還在。這大概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發展。不過,在國外一般西化了的中國人,在這方面又是有不同,因為西方受基督教文化很深,在信仰中,祖先和親人都是進入了天堂,大家都認為那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所以對喪禮不會有哭哭啼啼的現象。而且由於死者已進入超越的永恆世界,故生人與死者之間,不再溝通,只有在天主教的諸聖傳統中,聖人可以與人溝通,為地上的人代叮Q為「聖徒相通」,而聖人也有節期,帶聖人像遊街也成為西方的節日民俗特質。在中國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國文化並不強調超越世界,不太重論死後進天堂的事情,而是懷念死者在世的那種音容所產生的感情,這種感情也可能成為一種紐帶,把人聯合起來。西方民俗的時空觀是超越與現實的縱貫相通,中國民俗的時空觀是橫攝的網絡相關。

  西化城市設計破壞了網絡關係

  但我們現在也面對西化城市與建築在中國的發展,例如我們現在房屋的建築再也沒有過去四合院那種網絡性的形態。四合院建築使一個家族不同人丁分居而又統一在大宅裏,中間有一個庭院,大家可以在那邊吃飯、見面,然後走出去就有許多鄰居,還有巷弄和胡同,許多家庭在那裏,又縱橫通到大街、市場,有湖和河等,整體是一網絡的型態的城市與房屋設計,是一種具有人文和人性化的情況。但現在城市建築不是人性化的,每一個都是孤立的單位,家中每個人各有房間,關上門就很有「私隱」,鄰里的關係也是各自分離,並不那麼密切。而且,對於墳墓的設計,同豪宅一樣,也是一排排在那裏,再也沒有以前在大自然中有各自特色的位置紀念埋在那兒的自己的親人和祖先。

  現代空間的變化

  ■:的確,生活發生了太多改變,生活方式、居住空間以及安置逝者的方式和空間都發生了太多改變。過去安土重遷,主要實行土葬,講究入土為安,墓地的家族性很強,意味著一個家族的人生前在一起,死後也會相守在一起。但現在,社會流動加速,背井離鄉不再是令人悲傷而罕見的事,許多人進了城市,一個家族的人會散佈在許多地方。而在城市裏,現在我們分外覺得孤獨。城市就是陌生人的社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在實現單位制的情況下,因著業緣,大家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共同生活,建立起比較密切的交往關係。但單位制瓦解之後,單位不再負責職工的住房問題、孩子的入託上學問題,這些要由我們自己來解決,因此居住在一個地方的人往往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也沒有業緣關係,而是徹頭徹尾的陌生人。如果大家都沒有特別多的時間,尤其重要的是若沒有建立關係的自覺意識,是很難建立起較好的鄰里關係的,但「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並不是我們嚮往的,我們應該更積極地將自己置於更大更密切的社會網路之中。而逝者的情況也值得擔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城市中已經找不到安置逝者身體的地方了。

  後現代的疏離

  □:現在基本上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慢慢都沒有了,這就形成現代化城市帶來的一個後現代化人與人感通的嚴重問題。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親人之間的關係,都比過去冷落了。那麼,你們在搞城市發展研究中,有沒有想到未來設計一種不同於現在的城市,一種理想的城市,不是把西方整套的高樓大廈搬過來,拆掉一批舊的,建立一批新的,那些高樓大廈都是一些獨立的單位,而是在設計居住環境時,也包括一種溝通的網絡的相關可能性。在一個公民社會裏也有一種小群體的民居關係例如鄰里關係。

  而且,我認為過去所說的血緣關係本身也是一種共同體,現在卻分得很開,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南寧,所以血緣共同體也慢慢弱了。而且現代人生孩子也少,所以由家庭建立的血緣關係也越來越弱。那麼,有沒有其它的共同體可以考慮的,比如我就提出過文化共同體的觀念,把少數民族跟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統合起來,成為一個大的文化共同體。但問題是,這個文化共同體事實上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比如我們在某一個區,有它的特殊文化,而這個特殊的文化在節期又有特別的表現,這也表明某種新的文化的共同性在這個區裏起凝聚作用。這種設計有沒有可能呢?

  社區關係與後現代民俗節日

  ■:你剛才提到的城市中人的關係的疏離,這個問題也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含有情感方面的需求,鄰里之間也要有親密的關係,這對於我們生活方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社區裏如何建立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許多人在思考,也有很多人正在做或探索。我自己是從事節日研究的,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節日這個事物有很多活動,而且它是一個傳統的東西,儘管傳統的東西曾在某一個時期有過被貶義的階段,但事實上我們目前已經看到了傳統文化正在復興,國家給予傳統節日大力肯定和支持,讓它們重新在我們生活中出現。所以,它既是傳統的,又是當代人所需要記憶或復活的。有些節日現在國家也規定了放假,社區中應該會有組織把該社區中的居民聚合起來,通過一些節日習俗活動,結合現在的形式,讓大家共同參與。通過這個參與,大家的凝聚力,對這個社區的認同,以及鄰里關係,應該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會提升。許多社區目前都在做這樣的工作。我曾在朝陽區的安貞街道做過一個調查,他們就曾借助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舉辦元宵燈會活動,事先居委會會倡議組織社區居民自己動手製做燈彩,或其它手工製作的民俗物品,放在一起進行展示和評比,再加上其它活動如秧歌表演,就很豐富多彩了。通過調查發現,這個社區的居民因為參與這類活動,密切了彼此之間的關係,例如製作燈彩和民俗物品時,大家都會聚在一起,互相進行評比也是一個大家加強溝通和聯係的過程。另外,對於這個社區居民的個人來講,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參加這個活動的,有許多老年人,他們一般有充裕的時間,熱情也高,參與這樣的活動對他們的老年生活也是很好的充實。其實,這個過程還可以發揮「傳」的作用,傳承民族文化,因為在進行中例如製做燈彩和民俗物品以及秧歌表演中,小孩子也會參與進來。所以不但密切了鄰里之間的關係,也建立起了代際之間的溝通關係,效果很好。

  □:這種社區關係的建立,對於突破所謂的後現代自我中心的孤立性的文化,這大概就是一種可能性。這裏我們還面臨很大的挑戰,就是在電腦互聯網時代來臨,年輕人可能沉迷在一種很虛擬的很孤立的電腦「溝通」中,這是一種不真實的溝通,他們對世界不太能可能認識很深,也很難與他進行溝通。所以,我們如果有一些節日,把小孩子帶來,但如果這孩子大一點,不肯來,把自己埋藏在電腦網路中,那麼,有沒有辦法把這種民俗的意義,通過電腦或互聯網表達出來,抵銷因互聯網時代對人際關係的嚴重破壞,這可能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

  ■:您提到的這個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現實來說,互聯網作為一種溝通、傳播工具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我們很多時間都花在它上面,許多工作也必須依賴它。但它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很多人沉迷於其中,對周邊真正發生的生活事件、生活中的人卻非常漠視,缺乏交流。如何既能更多發揮互聯網積極的作用,又限制它消極的一面,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面對。

  具體到節日文化的傳播,互聯網已經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我目前是中國民俗學會的副秘書長,中國民俗學會有一個網站,叫中國民俗學網,其中有很重要的部分是關於傳統節慶文化的。一方面互聯網會為網民提供有關的民俗文化的歷史和知識,也會及時提供一些信息或預告,從而至少為大家參與這些活動提供了路徑。我目前在做一項關於北京城市文化日曆構建的課題研究。目前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非常關注文化活動,根據我們課題組的觀察,北京有大約二百個新興節慶活動,分佈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如果我們能提供一種城市文化日曆,把不同時間發生的節慶活動,按時間順序列出來,並標明空間,並對其中某些亮點進行重點展示,免費提供給周邊的大眾進行選擇,也許可以喚醒和激發大家參與的興趣。

  □:這就是構成城市整體文化設計的一部分,可以跟包括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聯起來,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形成把人民感情合起來的網絡。我們也可以參考西方某些節日,如聖誕節,許多人都會感到興趣。

  ■:對,事實上,我們觀察中國的文化,例如北京的節慶活動,是一種多元並存的形態,既有傳統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也有一些從西方進來的我們稱之為「洋節」的節日,如情人節、感恩節、聖誕節、母親節、愚人節等,都有活動。另外,還有新興的節慶活動,如國慶節,在北京是非常熱鬧的,假日時間很長,天安門廣場一帶的活動尤其吸引人。還有一類我稱之為地方節慶活動,如北京大興區有西瓜節,懷柔縣有梨花節,昌平有草莓節,等等,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北京年度週期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很多,如果作一個很好的研究,優化其時空間安排,對城市的整個文化活動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談到這裏,我就想到也要把少數民族的節慶融合進來,比如回族,藏族,壯族,維吾爾族,都能參與,讓他們不覺得是孤立的或是少數的,或者讓漢人在有關節慶中紀念他們的歷史或人物,使他們沒有被排斥的感覺,這對整個民族的融合也是很有好處的。

  ■:是,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

  Title: Dialogue On Folk Cul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Bo Zhang (Professor,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In-sing Leung (Chief Editor, Cultural China)

  Abstract: This dialogue is around the topic of folk cul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 has a very rich folk culture, with a variety of festivals and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solidari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especially in cities, folk culture and festivals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Nowaday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nclu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d ones, become neglect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past. The dialogue explores all sorts of problems in ethical, moral and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s and the solutions are needed to look for.

  Keywords: folkways, culture, festivals, ethics and modernization.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上一条: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下一条: ·葛兆光再谈“从周边看中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