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刘锡诚]“民间文学集成”与民间文学普查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0-13 | 点击数:12653
 

  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我们民间文学的工作手段还显得特别地落后。总会连一台录像机都没有。前些时候吉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同志带着一部他们拍摄的《萨满教》的影片到北京来放,受到大家的欢迎。像这样的事情,应当多搞些。另外,现在都普遍利用计算机编程序,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功效。各地分会的“集成”办公室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买电脑,把省里的故事全部编入数据库。现代化的手段我们应当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今年芬兰文学协会提出要和中国合作,要带着先进的设备来搜集记录调查地民间文学作品,还要帮助我们培训人材。我们初步计划,在广西找一个点,组织几十个人参加这项调查工作。

  八 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我们的规划里缺了这个意思,这是个很重要的缺陷。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他们的领导、支持和关怀,我们的这项工作是没有办法进行的。事实证明,凡是搞得比较好的地区,都是当地的党委和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的。我们不过是搞一个计划,出一些点子,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他们。当然,不一定要求所有的领导都来担任主编。因为一套书完全由省委书记或宣传部长来当主编,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如果他们愿意,我们也是很欢迎的。

  这次会的成果,我们初拟了一个《会议纪要》,大家谈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意见要在《纪要》里充分反映出来,把这个《纪要》报到中宣部去,希望中宣部能够批转。如果能达到这一步,那么我们这次会议将会更大地推动整个“集成”工作的进展。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当然还要靠我们去争取,靠这个《纪要》写得好,要高屋建瓴,总结出经验来。

  我们这次“集成”工作会议开了五天,开得很成功,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同时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完全解决,也不能要求靠一次会把所有问题都解决。“集成”工作全面上马了,今后,每年都要开这样的会,在会议外,还要搞培训班,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经验,提高认识。这次会上,同志们对总会提出了些意见和批评,我们诚恳地接受。有些我们通过努力能办到的,一定会努力去办,有些一时不能办的,再找机会向大家作说明。今天会议就要闭幕了,预祝大家工作顺利。

(此系作者1985年6月29日在第二次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原载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印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通讯》第一期,1985年6月。
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本人审订。)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 同上书,第3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下一条: ·[刘锡诚]民间文学普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