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也脱胎于明代说书,前文曾举李玉《清忠谱》第2折《书闹》为例,说明明末已有艺人李海泉在城中玄妙观前开设书场说《岳传》。柳敬亭也会说岳飞故事。经过金丰修订的《说岳全传》,依然保留不少说书的痕迹。如文中多处出现“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前言不表,闲话慢提”、“不因这个人说出几句话来,有分教……”、“上回已讲到了……此回却先说……”等说书人套语,即随处可见。文中更有不少说话人总结式的话语,诸如,“此一回,就叫做‘雷震三山口,炮炸两狼关’”(第十七回)、“此回叫做‘泥马渡康王的故事’”(第二十回)、“这叫做‘大破五方阵,逼死屈原公’”(第五十三回)、“这就叫做‘八锤大闹朱仙镇’”(第五十八回)、“这一回便叫做‘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的故事”(第七十九回),等等。《说唐全传》也有浓厚的说书色彩。其每回故事基本上按“当下……且说……再说……”方式展开,说书人的惯用语,诸如“按下慢表”、“此话不表”、“……我且不题,跌转来还讲到……”、“这叫做无书不讲,有书不得不说”、“闲话少说,书归正传”等俯拾皆是;有时在故事情节告一段落时,说书人也喜欢小结道:“这名为双拳伏二虎,这话也不表”(第14回)、“这回书名叫罗成走马破杨林”(第30回)、“这回书为撞死黄骠马,别断虎头枪(第37回)”等。其他如《说唐后传》、《飞龙全传》、《万花楼杨包狄演义》等,均在不同程度上脱胎于民间说唱。可见,如果没有民间说唱的孕育,也就不可能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
总之,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是一直处在一种交叉、渗透与互补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的,这对于其各自文体的生成、发展和繁荣等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明代小说和说唱艺术,也就不能再局限于就说唱谈说唱,就小说论小说,而必须将两者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明代小说与说唱艺术的生成和演化,更好地建构古代小说史与说唱文学史。
说明:本文为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及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民间说唱与通俗小说双向互动研究》(项目编号分别为:2005037171,03SJA75000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明]李云翔《封神演义序》,见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0页。
②[清]钱曾《读书敏求记》。转引自周良编著《苏州评弹旧闻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③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④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⑤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3页。
⑥[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五十四“史部·杂史类”存目三《平播始末》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51页。
⑦[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熙朝乐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8页。
⑧转引自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十一章第三节《明末清初的说书家柳敬亭》,本文所引有关柳敬亭说书的资料,即出自该章节。
⑨(11)参见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322页。
⑩潘建国《明清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
(12)老舍《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老舍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1页。
(13)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曲艺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14)孙楷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231页。
(作者简介:纪德君,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