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陶立璠]《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8 | 点击数:8473
 

  《西和乞巧歌》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在乞巧活动中,就是在平时,妇女们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巧”字上。认为巧女、巧媳妇不仅是妇女的本分,而且象征着美好的未来。所以未出嫁的闺女,特别热心于乞巧活动,求容貌、求心灵手巧,就此创造了令人震撼的西和乞巧仪式文化。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拜巧、卜巧、照巧、送巧等一系列完整的仪式,均由“巧”而发,寄托了妇女们对巧娘娘的崇拜,希望巧娘娘神灵能关顾自己,为未卜的前途设下光明的前景。《西和乞巧歌》收录了大量的乞巧歌词,这些歌词不外乎对妇女“女红”手艺的向往和追捧。至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和对巧媳妇的评价标准一是针线,二是茶饭。在甘肃有些农村,新媳妇过门三天要为公婆做一顿饭,叫做“试刀面”,以此测试新娘的茶饭功夫。这就不难理解乞巧歌中为什么不停地歌颂妇女的绣工。

  头上的豆儿脚下的瓜,

  姊妹坐下来扎花。

  扎花要扎扣线哩,

  扎下的花儿动弹哩。

  扎花要扎金绛哩,

  要扎两只鸳鸯哩。

  扎花要扎老金黄,

  菊花落了一衣裳。

  扎花要扎麻叶哩,

  要扎十朵莲花哩。

  十朵莲花九朵开,

  将有一朵没开开,

  放到院里风吹开。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西和妇女心目中的巧,主要是心灵手巧。而乞巧无疑是七夕活动的主题。乞巧歌的曲调都是轻松欢畅的。每唱一段都以副歌“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结尾,只有在这时,乞巧活动才变得庄严、肃穆而又感人。笔者曾两次考察西和的乞巧活动。即便是在今天,女孩子们参加乞巧活动,演唱乞巧歌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还是那样专注和认真,特别是送巧的场面更加感人,有的女孩子甚至哭得晕过去。这说明对于一个未出嫁的少女来说,乞巧的心情古今是相通的,表达的方式是一致的。

  《西和乞巧歌》提供给我们的不只是文本,它不仅使西和的乞巧活动有了文献依据,而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乞巧歌》的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审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歌是一种流动的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今天当我们再次收集西河乃至陇南地区的乞巧歌时,历史绝不会重现。所以赵殿举先生的采风活动给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很多的启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2013-08-08 19:10:0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传统节日:如何重建丢失的仪式
下一条: ·[刘锡诚]西和乞巧节的秦风余响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