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传统节日:如何重建丢失的仪式
  作者:记者 温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9 | 点击数:5811
 

  “公共生活的建立越来越重要”

  “仪式是真正的生活方式,仪式的丢失是生活方式的遗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陈默表示。

  他记得多年前曾回母校参加校庆,但是校庆的方式却让很多同学失望。他回忆说:“当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母校生日的时候,学校的想法却是请明星办晚会。大家都渴望庆祝,可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庆祝!”

  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后,民俗学者们也一直在推动传统节日的公众庆典。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传统节日礼俗大多强调家人团聚,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交往面越来越广,公共社会关系的建立、公共生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再往下,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在长安街沿线搞灯展,或者在什么地方搞公众参与的大型活动,都是可以选择的途径。像许多国家的节日庆典,有的甚至有几十万人参与。”

  今年初,萧放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年节礼俗的复兴与传承”时说:“当代社会正处在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影响最深刻的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与传播,以欧美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全面进入中国。因此,近百年来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当漠视,在现代公历时间制度威权之下,附着在农历时间上的传统节日与节俗遭到冷落甚至破坏。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曾经面临全面颠覆的厄运。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的年节礼俗被大量遗弃,本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年节,因为相关仪式礼俗的大量消失而变成浮泛的时间单位。在缺乏仪式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这是目前中国社会遭遇的最现实的心理困境。”

  他在讲座中谈到传统礼俗的重要性时,举例讲道:“我们今天的北京城,跟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相同。今天的北京是变化中的城市,很多人是新北京人。新北京人之间是陌生的,还没有形成共享的生活传统,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而老北京的传统因为城市改造、人口的迁移,保持起来很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构建我们的年俗传统,需要强调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当我们把城市看作自己的家园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归属感与幸福感。这样,城市才会和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安宁。”

  “要重建丢失的仪式和礼俗,关键是重建公共生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建普通百姓的文化尊严。”萧放向本刊强调。

  “还需要时间”

  作为电视艺术的研究者,周文相信电视的力量,他说:“传播的最高意义是参与、交流和分享信仰与价值,那么,目前做到的仅仅是参与,而且只是通过观看参与,广大观众的参与本身构成了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交流与分享还远远不够,交流什么?分享什么?仅仅营造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氛围是不行的,仅仅几个搞笑小品同样也还差得很远,它们必须由更加具体的有意味的仪式性节目来完成意义的负载。否则,虽然热闹,却是没有神祗的空空的舞台。”

  近些年来,萧放也深切感受到了媒体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力量。他告诉本刊记者,他记忆中大概从2002年起,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学者都会接受媒体采访讲传统、讲民俗。中央电视台的许多频道都请他做节目,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以及强国论坛、搜狐论坛、凤凰网等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络平台和许多地方的公众平台,他都做过讲座。而且从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来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也是近10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萧放建议:“下一步,媒体应当去寻找节日文化的精髓、寻找值得保护的传统,或者创造新的节日模式、形成新的传统,加以传播。”他相信,新的节日传统一定会慢慢形成,只是还需要时间。

  □文/《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温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3年07月21日 13:11:4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继军]中国现行放假制度及执行中存在问题
下一条: ·[陶立璠]《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马盛德]仪式与舞蹈·[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