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传统节日:如何重建丢失的仪式
  作者:记者 温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9 | 点击数:6226
 

  “公共生活的建立越来越重要”

  “仪式是真正的生活方式,仪式的丢失是生活方式的遗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陈默表示。

  他记得多年前曾回母校参加校庆,但是校庆的方式却让很多同学失望。他回忆说:“当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母校生日的时候,学校的想法却是请明星办晚会。大家都渴望庆祝,可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庆祝!”

  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后,民俗学者们也一直在推动传统节日的公众庆典。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传统节日礼俗大多强调家人团聚,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交往面越来越广,公共社会关系的建立、公共生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再往下,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在长安街沿线搞灯展,或者在什么地方搞公众参与的大型活动,都是可以选择的途径。像许多国家的节日庆典,有的甚至有几十万人参与。”

  今年初,萧放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年节礼俗的复兴与传承”时说:“当代社会正处在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影响最深刻的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与传播,以欧美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全面进入中国。因此,近百年来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当漠视,在现代公历时间制度威权之下,附着在农历时间上的传统节日与节俗遭到冷落甚至破坏。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曾经面临全面颠覆的厄运。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的年节礼俗被大量遗弃,本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年节,因为相关仪式礼俗的大量消失而变成浮泛的时间单位。在缺乏仪式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这是目前中国社会遭遇的最现实的心理困境。”

  他在讲座中谈到传统礼俗的重要性时,举例讲道:“我们今天的北京城,跟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相同。今天的北京是变化中的城市,很多人是新北京人。新北京人之间是陌生的,还没有形成共享的生活传统,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而老北京的传统因为城市改造、人口的迁移,保持起来很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构建我们的年俗传统,需要强调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当我们把城市看作自己的家园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归属感与幸福感。这样,城市才会和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安宁。”

  “要重建丢失的仪式和礼俗,关键是重建公共生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建普通百姓的文化尊严。”萧放向本刊强调。

  “还需要时间”

  作为电视艺术的研究者,周文相信电视的力量,他说:“传播的最高意义是参与、交流和分享信仰与价值,那么,目前做到的仅仅是参与,而且只是通过观看参与,广大观众的参与本身构成了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交流与分享还远远不够,交流什么?分享什么?仅仅营造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氛围是不行的,仅仅几个搞笑小品同样也还差得很远,它们必须由更加具体的有意味的仪式性节目来完成意义的负载。否则,虽然热闹,却是没有神祗的空空的舞台。”

  近些年来,萧放也深切感受到了媒体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力量。他告诉本刊记者,他记忆中大概从2002年起,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学者都会接受媒体采访讲传统、讲民俗。中央电视台的许多频道都请他做节目,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以及强国论坛、搜狐论坛、凤凰网等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络平台和许多地方的公众平台,他都做过讲座。而且从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来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也是近10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萧放建议:“下一步,媒体应当去寻找节日文化的精髓、寻找值得保护的传统,或者创造新的节日模式、形成新的传统,加以传播。”他相信,新的节日传统一定会慢慢形成,只是还需要时间。

  □文/《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温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3年07月21日 13:11:4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继军]中国现行放假制度及执行中存在问题
下一条: ·[陶立璠]《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
·[李梦]功能弥合:宝卷的叙事与仪式·[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
·[李佳南]漳溪畲族乡蓝大将军出巡仪式探赜·[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