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众生活中的艺术与其所生长的社会密切相关,通过梳理学术史上各国民间艺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可管窥国家社会背景下民间艺术研究的发展状况,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在学理上寻求更加明晰的可供借鉴之路。
民间艺术研究与民俗学学科的兴起
民俗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时代背景与民俗学在各国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量民间故事等口传文献的搜集出版活动是民俗学兴旺发展的先声,民族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民俗学在西方的兴盛。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于本民族民间口传文学的研究以及人类学者对于非西方社会民间艺术调查研究共同开启了学者们对于民间艺术形式的关注。
各国的民俗学研究各有侧重:德国的赫德尔、格林兄弟、梅耶、诺曼等开创了现代民俗学中的浪漫主义传统,他们研究的兴趣往往在于民间诗学和民间文艺;而英国民俗学以进化论人类学为理论武器,通过民俗研究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英国民俗学者关心的是民俗的社会功能,对于古代文化遗留物以及原始文化投入了很大的关注;北欧民俗学是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物,民俗学在芬兰、瑞典、丹麦、挪威都享有较高学术地位,而且还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发展了民俗学大学教育和档案馆、博物馆;美国民俗学的发展依托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并以高校为中心形成了美国民俗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发展的局面;日本民俗学以柳田国男为推动人物,他开创了日本民俗学绵延半个多世纪的近代发展之路,其1937年出版的《山村生活研究》、1949年出版的《海村调查》以及1966年出版的《离岛生活研究》是其践行“山村生活调查”的民俗学成就,对于民俗学调查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民俗资料的综合搜集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民间艺术研究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就国内研究情况而言,民间艺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所处地位较为微妙,从不登大雅之堂到受到广泛关注,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经历了数次发展变化,纵观19世纪中期以来民间艺术的发展,可见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对其发展的影响。20世纪初期,近代一批优秀的学者有志于挖掘民间多种艺术形式,如刘半农、沈尹默发起了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周作人、胡适、常惠、钱玄同、沈兼士、魏建功、顾颉刚等人都加入进来,形成了一个成分复杂、学术倾向各有侧重的研究局面,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民俗学研究的热潮。对于“民间”的关注使得民间的文学、艺术、风俗、信仰等曾被忽视之“物”浮出水面,并成为生活中艺术之象征物渐渐凸显。从湮没于乡野到走向大众瞩目的舞台,包罗万象的民间艺术研究取得很大成绩,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独特时代背景的作用下也自发地走出了一条辉煌发展之路。
20世纪30年代末,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的洗礼,战争使这一时期国内许多著名学府都向内陆迁移,学者们在炮火中继续学术研究。这一时期,更多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乡土社会,希求从实地调查中找寻救亡图存之路,费孝通等学者就是怀抱这种理想在西南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农村类型的调查研究,认识中国社会是这批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学者们的理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民间艺术的专门研究虽不多见,然而研究者往往将民间手艺等放入研究经济的框架中,将其视为手工业来研究,并从侧面反映了民间艺术研究的状况。这一时期对于民间艺术的研究往往与国家认同、民族统一以及中国在世界文化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不仅知识分子投入到民间艺术的研究中,普通的艺术工作者们也充分发掘了具有浓厚生活基础的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民间艺术应用于宣传新思想、发动群众和鼓舞士气上。“民间艺术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被视为知识分子与乡村大众交流的潜在的渠道,民间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们将民间艺术应用于吸引乡村观众上。”民间艺术与传统乡土社会的自然关联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运用民间艺术这种民间语言,宣传现代新思想以及动员广大农村的革命力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17日第476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