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30 | 点击数:9903
 

同行评介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一书是近年中国学界《山海经》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就方法论而言,本书打破了以往《山海经》研究的主观-经验论传统,而着力于发掘、重建《山海经》文本自身所内含的叙事语境,并将这一叙事语境作为解读《山海经》神话的系统背景,从而大大提升了《山海经》神话解读的可靠性,体现了作者所依据的科学精神。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山海经》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神话与信仰的珍贵宝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成果丰硕。吴晓东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和民间信仰,又谙熟世界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前沿理论,因而其著作能独辟蹊径,提出诸多前人未曾有过的重要发现,对《山海经》研究是一个重大推进。该书创造性地借鉴了语境研究视角及口头程式理论等,力图重建《山海经》的叙事语境,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其中记述的神话。古老而神秘的《山海经》经此新视角的光照,再次呈现出了迷人的新面貌。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解释《山海经》是容易的,要解释得好,很难。吴晓东提出了全新的解说,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阅读此书有如科学探秘,充满乐趣。

  ——陈连山(北京大学副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
下一条: ·朝戈金 主编:《中国史诗学读本》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郭俊红]山西聚宝盆传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动力
·[杨镕]文本化与语境化:民间艺术传承的双重路径·[邹东子 甘德志]“不祥之地”还是“聚财宝盆”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
·[张兴宇 李有明]传统节日的新媒体传播与地方性知识再生产·[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
·[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
·[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
·[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覃金凤]敦煌词“民间词”观念生成演进的历史语境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