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高荷红]满族说部搜集史初探
  作者:高荷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8 | 点击数:3977
 

  摘要:满族说部的研究还很薄弱,其研究史更确切地说应为搜集史。满族说部有单篇记载应始于1908年俄国学者对《尼山萨满》的搜集,从此开启了《尼山萨满》搜集、整理的热潮,国内对《尼山萨满》的搜集相对要晚一些。对其他作品的搜集则伴随着满族文化人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而进行。然而,搜集工作受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的影响很大。建国前,以私人搜集为主。建国后,随着国家、政府对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三次大的普查,东北三省、市、县的民研会、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对满族民间文学进行过多次调查。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优秀的满族民间故事家。吉林中国满族说部集成编委会的成立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工作使满族说部从保留于传承人手中到被记录、整理、出版为更多人知晓。

  关键词: 满族说部 搜集史 传承人


  (本文刊于《满语研究》2008年02期,文章内容详见PDF版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韩雪春】

上一条: ·[高荷红]“窝车库乌勒本”叙事特征研究
下一条: ·[高荷红]满族说部的文本化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