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张紫晨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17)乌丙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
(18)段宝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19)姜彬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20)刘守华、巫瑞书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21)顾颉刚:《“民俗”发刊词》,《民俗》周刊1928年第1期,第1—2页。
(22)例如,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71-398、399-402、403-422、444-446页。
(23)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5页。
(24)吕微:《中华民间文学史》导言,见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25)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6页。
(26)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8页。
(27)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8)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29)杨利慧:《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复兴的社会背景》,见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1-302页;叶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0)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71-393页。
(31)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91-709页。
(32)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11-719页。
(33)张森生:《中日民俗学者联合考察江南农耕文化》,《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34)《学科发展的新里程,跨入新时期的标志——中国民俗学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民俗研究》1988年第4期。
(35)叶涛:《新时期中国民俗学论纲》,《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36)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自序,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37)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自序,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马昌仪:《钟敬文与民俗文化学——访谈录》,《文艺报》1992年3月14日。
(38)段宝林:《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58-762页。
(39)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40)例如,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9-91页;祝秀丽:《辽宁省中部乡村故事讲述人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巴莫曲布嫫:《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2)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当家乡成为田野——民俗学家乡研究的伦理与方法问题》,《东华汉学》(台湾)2011年夏季特刊,第155-170页。
(43)巴莫曲布嫫:《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4)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47)彭牧:《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模仿、身体与感觉:民间手艺的传承与实践》,《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2卷,2011年增刊。
(48)[日]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9)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50)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1)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09-710页。
(52)马振:《民间文学史上的壮举——记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开创》,见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学的新时代》,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55-362页。
(53)马振:《民间文学史上的壮举——记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开创》,见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学的新时代》,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55-362页。
(54)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11页。
(55)许钰:《口承故事论》前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6)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57)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8)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 ,浏览全文请下载caj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