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谭烈飞]北京坛庙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谭烈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9 | 点击数:9509
 

  对坛的研究情况

  有关天坛的研究

  1928年内政部北平坛庙管理所编的《天坛纪略》是一部专记天坛历史沿革的书籍,全书分七个部分介绍天坛:区划,记圜丘和祈谷两坛的方位四至;建筑,详细介绍了坛内圜丘、祈谷坛、祈年殿、斋宫等处的建筑格局;沿革,简要介绍天坛沿革;祀典,详细介绍各项祭祀的过程和陈设等;古迹,记载了祈年殿井、明代松柏、凿池藏冰等;轶闻,记载了祈年殿火灾、登坛脱鞋、禁止唾涕、革除道士、更制祭器、制备钟磬;记斋戒铜人、时辰牌、七星石等。书后附《天坛祭器说明》,介绍天坛祭器16种;《天坛乐器说明》,介绍祭天时的乐制两种和其他乐器24种。再如单士元编的《明清天坛史料》,对明代南京天坛和北京天坛的制度变迁和名称区别、清代北京天坛的规制以及光绪朝祈年殿之烧毁及重建作了翔实的记载,并列表对明、清天坛的坛殿及其所用砖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地理沿革方面,姜舜源在《天坛史地考略》一文中,考证了今北京天坛的地理沿革。文章指出,天坛其地金代为朝日坛,辽时其北面建有古刹永泰寺,辽以前为乡村与原野交错的燕郊。元代郊天台沿用了金代朝日坛的旧址,建筑规制有所改动。明代永乐朝所建北京天坛很可能是对元之旧有略李改造,其地即今祈年殿一区,现存圈丘一区为嘉靖时新拓。元代郊天台旧格局则在嘉靖改制时最终消失。建筑变革方面,《乾隆帝与天坛祭天》一文,作者姚安认为,历史上的祭天场面,当以清乾隆朝最为壮观辉煌。乾隆朝(1736-1795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各种礼仪制度完备,天坛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天坛是乾隆改制后的天坛。文章分别介绍了乾隆朝天坛建筑的变革、乾隆对祭器的变革、乾隆对祭天礼仪的完善等内容。由武裁军、姚安编写的《天坛》一书,介绍了祭天及祭天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明清时的祭天礼仪。文章讲述了世界文化遗产天坛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和瑰丽的建筑装饰,祭坛的功用及艺术成就。

  有从文化、哲学和象征意义角度进行研究的,如《场所的解读——明清北京天坛的文化象征意义》,从背景对明清北京天坛建筑设计中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作者谷健辉强调中国的建筑具有叙述性,与社会和文化的深层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有形的空间形式,阐释了自然和社会的秩序,该文以天坛为例,阐释了天坛中特定场所的营造是怎样叙述古代人对宇宙社会秩序的理解。《君·民·天坛》,作者黄希明从古人对天的认识,天命论与天人感应,古代皇帝制度,天、君、民之关系入手,分析了天坛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认为我国古代帝王对天的崇拜祭祀,在实质上反映了一种“君为本、天为用”的关系,而天坛的建筑形制正是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一文,以天坛主要建筑——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为例,从天坛建筑的形、色、声、数乃至整体布局等多方面的审美视角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宇宙观思想,阐述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是如何通过天坛的具体建筑形制及在其中所进行的祭天仪式,意在对人的引导,由此形成人天合一的太和终极境界。作者王小回从整体布局与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圜丘坛与中国宏观哲学思维方法、祈年殿与中国宇宙时空观及宇宙演化图式、天坛声学建筑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最高哲学境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武裁军的《祈年殿解读》一文,介绍了从大祀殿到祈年殿、装“天”入室、奉天承运与中重农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天坛的志书,有金梁、刘振卿著的《天坛公园志略》,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天坛的建筑”,记述了天坛的位置、坛内旧有建筑、圜丘坛各建筑位置次序和沿革等;第三章“天坛内的科学古迹”,介绍圜丘台上的“亿万景从”、皇穹宇的“人间私语,天若闻雷”和“传声墙”三处;第四章“天坛内神化式的古迹”,记甘泉井的天泉、明代冰窖和雩坛、七星石、天文柱等;第五章“天坛内的文物”,介绍天坛的祭器与乐器;第六章“天坛内帝国主义者侵略的遗迹”,介绍天坛内八国联军的总部、火车站和“洋破烂摊”;第七章“天坛内外史料”,记与天坛相关的琐事;第八章“天坛内特产”,介绍天坛内特产的四种药材和龙须菜;第九章“结论”。虽然该志在体例上没有一般志书系统,但其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记载了不少他书中不多见的内容。

  由天坛公园管理处编写的《天坛公园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天坛作为皇家祭坛的历史及作为公园开放的管理和保护情况。大事记,汇集了明永乐五年(1407年)至1994年之间天坛大事。专志部分,分建筑、园林、文物、管理四篇,详细记述天坛的各处建筑、迁移古建、花卉树木、园林景区、各种文物、经营管理、古建工程、公园建设、重要活动等。

  关于天坛的声学现象,也有不少学者专家予以关注。1953年汤定元在《物理通报》上专门撰文《天坛中几个建筑物的声学问题》;姚安的《天坛具有声学效应建筑物的历史考察》,黑龙江大学吕厚均与付正心的《天坛声学现象的新发现——对话石声象学现象》等,对天坛声学建筑的历史沿革、历史解释及近年研究做了分析。

  有关地坛的研究

  这使我怀念我的好友、英年早逝的李鸿斌先生,他主持的《北京地坛史料》,收录了自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始建到1997年间的地坛史料,包括正史、典志、方志、类书、笔记以及相关档案等,1983年著有《北京地坛史话》史论结合,通俗易懂。

  王仲奋的《地坛史略》专门研究地坛历史沿革,全书共七章:第一章“祀典”,简明有序地介绍地坛祭祀的制度和过程等;第二章“名人祀方泽坛诗选”,收录了乾隆皇帝祭方泽坛诗8首和明刘士骥、清施润章陪祀方泽坛诗各一首;第三章“建筑”,介绍地坛的建筑特点和总体规制,分别考证了坛内各建筑的沿革及功能等;第四章“管理机构设置及俸禄”,介绍明清至解放后地坛管理机构的情况;第五章“历帝御批、旨谕及文稿”,主要收录明清至今谕旨、奏折、账册等官方文件;第六章“文物”,介绍地坛内重要文物;第七章“古籍疑问考证”,收《地坛斋宫创建年代考》和《帝王诣地坛亲耕籍田考》二文。书后附《北京地坛大事年表》、《调查统计表》等。

  王仲奋的《北京地坛的设计思想与疑题考证》(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是从建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作者在对地坛建筑的尺度、斋宫创建年代、帝王诣地坛亲耕籍田等疑题进行考证后认为,地坛斋宫创建于嘉靖九年;乾隆七年前,顺、康、雍、乾四帝均曾在地坛斋宫斋宿,并曾重建;乾隆癸亥年系修葺而非创建。皇帝躬耕籍田始终在城南未建地坛前称地坛的山川坛和先农坛,而不曾在北郊地坛。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池小燕的《北京地坛建筑研究》(硕士论文)通过梳理中国古人对“地”的理解以及皇帝祭皇地祇的价值取向,剖析了地坛作为中国古代皇家祭地文化的载体而延续传承的缘由;又在实地调查和历代文献挖掘的基础上,从地坛建筑的建置沿革、结构特征、规划方法、外部空间设计意象、祭祀礼仪、现状及保护等方面,对地坛建筑进行了研究。

  有关先农坛的研究

  朱祖希的《先农坛——中国农耕文化的载体》,从厚重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平面布局、多变的建筑风格三个方面对先农坛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由帝王在京都的先农坛祭祀神农,躬耕藉田,以示劝农从本,已成了封建国家的秩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礼仪。从而也表明先农神以及为祭祀要建设先农坛,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先农坛总体布局上则一反传统的规制,而是依据帝王祭祀的实际需要,按不同的功能,追求“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既高大宏伟,又小巧别致;既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追求的是既具有帝王祭祀先农的庄严肃穆,又使整个建筑群融入大自然,富含农家庄园韵味。先农坛内的各组建筑群,依据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设计并建造了形制各异、体量不同、色彩华丽多姿的群体建筑,是目前我国不可多得的“古建筑博物馆”。

  陈旭的《北京先农坛研究与保护修缮》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篇、现状篇和保护修缮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太岁殿、神仓、观耕台、具服殿、神厨、宰牲亭、庆成宫等组群建筑研究和修缮保护历程及主要工程做法和技术。韩洁、曹鹏的《北京先农坛的变迁及其保护规划的建议》一文指出,北京先农坛是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礼制建筑。作者在大量文献挖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北京先农坛的建置沿革及变迁情况,并从传统农耕文化以及重农的本源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北京先农坛的深远意义。最后从整体环境保护,建筑物保护,祭先农耕藉田仪式的保护,名树古木保护,天地神祗坛复原五个方面对北京先农坛的保护规划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此外,还有陈旭、董纪平所编《北京先农坛史料选编》,时间涵盖明、清两代至民国。内容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明清部分,体例内容分类,涉及到建筑沿革、规制、礼仪源流、祭祀、神祗乐舞、卤簿、陈设器用、诏令谕奏、禾辞诗歌等。下编为民国史料,鉴于此时的先农坛已失去了原本意义上的性质功能,故编写体例也与上编有很大区别,基本上是按史料性质加以编排的,计分官方文告、报刊文章、专述等。

  对社稷坛的研究

  2006年第四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载池小燕、曹鹏所著《北京地坛与社稷坛祭祀对象之辨——略述地祇神与社稷神各历史时期发展演变》;2010年《古建园林技术》载亚白扬所著《明清社稷坛空间布局设计意向——“左祖右社”格局探源》从古人的方位观探寻了社稷坛的布局。郑艳梅的《五色土与社稷坛祭祀》,文章指出,社稷坛属于祭祀性的礼制建筑,在我国古代都城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坛面上五色土的方位,既符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又喻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祭祀社稷一向被视为重要的礼制活动,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社稷坛的建造和祭祀。祭祀“社”和“稷”的活动,各朝代有分祭和合祭两种不同的方式,迄无定制。

  对庙的研究情况

  有关太庙的研究

  关于太庙的建筑和制度,如傅公钺的《清代的太庙》一文,对清朝入关后北京太庙的建筑及有关制度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李中路的《清代太庙与祭祀》,从清代太庙的历史沿革、建筑格局及规制、祭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清代帝王之所以频繁地亲诣太庙祭祀,不仅是仿效汉文化“敬天法祖”,更主要是以此加强与汉文化的融合。为江山社稷永固,来祈求神佑,祈求得到祖宗神灵的庇护。通过太庙祭祀,来追忆祖先,体现“孝思”。所以设立寝殿,就是把对待祖先神灵像对待人生一样,正所谓“事死如事生”。这在清代太庙祭祀中,充分表达了怀念祖先的感情。清代还废除了祧庙制度,自太祖以下诸帝神主永不迁毁,世世供奉,而不是完全依照古制“亲尽则祧”。

  太庙的历史变迁方面,如张国瑞编的《太庙考略》是一部记述太庙历史沿革的专著,全书根据《清宫史》、《大清会典》、《国朝耆献类征》等书籍中的记载,对太庙前殿、中殿、后殿的建筑规则、祭祀仪制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介绍了殿内所供奉的帝后、王公牌位。

  有关雍和宫的研究

  蒙藏委员会编的《雍和宫导观所刊物》共三册,每册分摄影和文字两大部分。第一册文字部分有雍和宫碑文、清高宗坐禅图解、大宝广博楼阁说明,此外还对佛像、经卷、法器、古物、供器进行了说明。第二册将北京、河北各寺庙的沿革附载于后。第三册文字部分则要刊登了西藏黄教之由来,达赖班禅之世系,雍和宫各部之组织、四学之概况、各庙喇嘛之待遇、殿宇佛仓僧舍之建筑以及导观之沿革。

  关于雍和宫的专著,主要有《雍和宫志略》、《藏传佛教古寺雍和宫》等。金梁编纂的《雍和宫志略》是第一部系统介绍雍和宫的志书,全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介绍了雍和宫的创始,雍和宫喇嘛的组织、管理、教育、待遇等方面的情况,雍和宫的建筑、佛像、碑石、古物,雍和宫的各种礼俗如腊八粥、龙须面、跳布札、烧“线亭子”等以及雍和宫的开放经过。常少如主编的《藏传佛教古寺雍和宫》一书,是继金梁所著《雍和宫志略》之后,又一部即对雍和宫历史进行深刻研究,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专著。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雍和宫概略;第二章,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第三章,建筑及陈设;第四章,佛像;第五章,雍和宫的组织机构和宗教活动;第六章,历史名人及其贡献;第七章,文物。最后附大事年表。全书从各种角度介绍了雍和宫发展的历史,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雍和宫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此外还对雍和宫的宗教活动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于雍和宫的文章也为数不少,如早年妙州的《北平雍和宫记》、宗越的《故宫和雍和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京的《清帝家庙雍和宫》、巴德夫的《雍和宫》、常少如的《京都名刹雍和宫》、李立祥的《雍和宫法轮殿内的释迦摩尼像》,近年来的一些文章如《从雍新王府到雍和宫到王府》、《话说雍和宫的“两楼一亭”》等等。

  有关历代帝王庙的研究

  朱祖希的《中华统绪不绝如线一脉相承——历代帝王庙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现实意义》一文,对创建历代帝王庙的历史文化背景、明太祖创建南京历代帝王庙、北京历代帝王庙的修筑及其祭祀规模、腾退修复北京历代帝王庙的重要意义等作了分析和研究。马炳坚的《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一文,结合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维修工程的实践,论述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各项原则及规定的具体做法;阐明了我国古建筑在建筑形式、结构特点、材料技术、构造做法、损毁规律及维修方法等方面与西方古建筑的诸多区别,揭示了我国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作者明确提出对西方国家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应当认真学习,但对他们的具体做法绝不可原样照搬。作者主张紧密结合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修缮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并在这个体系的指导下做好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

  其他坛庙的研究大部分是有关通史、专史及有关志书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些不是专著、论文,只是一般性的介绍,同样可以体会其深刻的内涵,在文化传承中体现博大精深;有些研究则更具体,仅对清代堂子的研究论文就很多,主要是从祭祀的角度进行探讨。

  也应该看到,坛庙文化毕竟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有些消极的内容也需要进行批判。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上一条: ·[彭牧]技术、民俗学与现代性的他者
下一条: ·[彭牧]Religion与宗教
   相关链接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