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柯玲]民间叙事界定
  作者:柯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1 | 点击数:14799
 

  “民间”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民”的原始义和基本义之一即是“人民”、“民众”,尤指与“官”相对的普通民众①。这种界分本身即暗含了某种区别性的空间观念,这一点因为“间”字的引入而变得更加清楚。“间”字在“民”的概念上加入了一重社会性空间的重要含义,因而建构了一个具有空间含义的“民”的概念,令普通民众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变得清晰可见②。正是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民众依其熟悉的方式过活,追求他们各自不同的利益,彼此结成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组织,如宗族、行会、村社、宗教会社和秘密会社等。民间叙事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性质空间里的民众活动。

  当叙事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叙事的研究也就有了更为宏阔的视野。民间叙事几乎涉及到了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它首先是社会学、历史学的内容,它远不只是和民间文学相关,也远不是“表演”所能概括;它也不单单是口头传统,站在民间立场的笔传文学同样属于民间叙事。事实上,民间叙事从来就是民俗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正因为如此,民俗与文艺联姻,碰撞出了许多新学科。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民间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民间叙事的触角就有多广。

  2.其他叙事形式是界定民间叙事考察的关系要素

  “叙事”家族中成员众多,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产生了包括民间叙事在内的很多子项。这些子项与民间叙事或相对、或相容,它们可以作为民间叙事的关系要素而与民间叙事发生联系,也是我们在界定时不得不考虑或参照的。

  (1)与民间叙事有别的日常叙事

  民间叙事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性质空间里的民众活动。当笔者把民间叙事归属在民间活动麾下时,民间叙事似乎成了日常活动亦可谓“日常叙事”的一部分。但日常叙事毕竟不同于民间叙事:

  一是民间叙事是由在一段时间里展开的可虚可实的故事组成的,日常叙事却始终是真实的,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基本的东西。日常叙事或多或少自动地发展,直到我们死去。我们可以在日常叙事中时时看到顺序和叙事因素,但是这和说它们是叙事不是一回事。

  二是通常意义上叙事是闭合的: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其间出现的各种纠葛在结尾里得到了解决。我们的日常叙事并不总是(或者也许并不经常)有闭合的因素——也就是在死亡之前没有。我们的日常叙事基本上是“中间”,我们在其中工作、娱乐等等。但我们的死亡并不是纠葛的解决(尽管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解决);相反,它们或多或少是我们的“故事”的突然结束。

  三是民间叙事也比日常叙事集中得多。民间叙事谈论的往往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威胁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而我们的日常叙事则相对平凡,并且我们的体验一般也不如叙事中的人物的体验那么紧张和令人兴奋。我们大多数人的不是间谍、警探、冒险家、或诸如此类的人,尽管我们有自己的问题(与工作上的同事、上级、配偶、兄弟姐妹、孩子等人之间的问题),但是一般这些并不威胁到生命。相对来说,我们可以把日常叙事描述为波澜不兴,而我们所关注的民间叙事作品中的人物的生活却波澜起伏多有变故,非常紧张。

  概而言之,民间叙事可以是日常叙事,但日常叙事并不一定就是民间叙事。

  (2)与民间叙事相对的官方叙事

  一般来说,官方叙事是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叙事。我们所说的民间,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无意识的,是对待事物的一种不同的朴素的方式。本来“民间”未必是一种与官方相对立的立场或力量;相反,所谓民间往往只是官方的延伸和补充。民间的价值从来就没有要对抗官方的意图,民间的力量从来就没有想要对抗官方的野心。所以,笔者以为,通常意义上的民间并不像知识分子所想象的那样在民间存在着什么与官方不同的“道”或者对立的价值,民间与官方的区别只是指对于事物的叙述和观察与官方有所不同而已。民间善恶的分明,好人还是坏人的判断,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观念。因故实际上,官方叙事是一种冠冕堂皇自圆其说的说法,民间叙事则是在历史中隐没的个人或者群体的生活。民间没有大是大非,但是爱憎分明、善恶昭彰。也因此,官方叙事常常对民间叙事有所吸取。从文学来看,一部分民间叙事经过官方的参与或渗透,渐渐经典化了。经典化,既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又是权力者的策略。

  可见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虽本属两个范畴,但因两者无法根本绝缘,所以官方叙事经常利用民间叙事,或曰依赖民间叙事,如果定要排除民间叙事,结果便是损伤或削弱了官方的、经典的叙事。其实,政治意识形态对于历史的判断既是僵硬的,又是一笔糊涂账。政治意识形态往往对历史进行戏剧性的扭曲,并且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不断改编。可是民间的看法则要长久得多。于是官方叙事只能进行选择和改造,选择那些合乎和有利于官方和主流意识的要求、“规范的”民间叙事,将其纳入经典,不能不用而又不符合要求者,则进行一定的改造。

  民间叙事本身在发展中往往也会对官方叙事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某种臣服。这里或许有民间叙事由口头向书面文字转化中执笔者思想意识的浸润,结果使得原本普通的民间叙事有时带上了一点官方叙事的“宏大”色彩。如汉族史诗《黑暗传》,山民们的生活被国家(朝代)意识的宏大叙事所湮没、遮蔽。一代一代的山民被一个一个朝代的官方叙事遮盖,山民们并未创造属于自己的本真的叙事。

  所以,民间叙事与官方叙事实际上是两个表层看似对立,深层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的两个概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刘锡诚]整体研究要义
下一条: ·[彭牧]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赵]疾病叙事的故事诗学分析
·[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余红艳]景观叙事的故事诗学阐释·[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吴灿 柏仙爱]叙事、情感与认同:图像符号的文化构筑与共同体隐喻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王嘉炜 宋昕曌]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