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丽]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
——从迪斯尼动画《木兰》说起①
  作者:康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1 | 点击数:9888
 

  【内容提要】美国迪斯尼将62行的中国乐府诗《木兰辞》,膨胀为90分钟放映片长的影像产品《木兰》。在这被重新书写了的木兰故事中,众多中国意象符号的拼接,在西方现代观念与中国传统叙事之间构建了认知桥梁,在历经“用过去的古旧元素与信息建构新兴释义与主权的”传统化过程之后,完美地实行了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

  【关 键 词】动画《木兰》 电影工业 传统 传统化实践


  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将62行的中国乐府诗《木兰辞》,膨胀为90分钟放映片长的影像产品《木兰》。这部耗资过亿、由700多名艺术家历时两年完成的动画巨制,为迪斯尼带来的,除了高额的票房,还有如潮的好评。由于这是影业巨擎迪斯尼首次探触中国传统文化,故而,国人相关的议论也因之鹊起,其中,既有对《木兰》成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转换的褒奖,也有对其误读中国传统的申述与泛化文化殖民的警醒[②]。

  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上,审视迪斯尼在动画《木兰》中对中国传统叙事的改写,权同于观看了一个传统被重新建构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从古老的传统中获取元素来装配现代的文本,或多或少都会导致原有意义的转变。动画《木兰》亦不例外:中国传统叙事中替父从军的忠孝之女,经由迪斯尼的打造,变成了通过保家卫国而获得自我实现的个人英雄。无怪曾有评论戏称,这是一部地道的外黄内白的“香蕉”作品[③]。在这被重写了的女性英雄故事中,反渗出来的更多的是与自我、成长、荣耀相关联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④],而非中国传统的忠孝意指。于本文而言,令人颇感兴味的不是东方形制之下究竟表现了哪些西方观念,也不是民众应秉持何种态度来对待更定了的传统,而是为何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电影工业意图传达主流价值体系的实践一定要与异国传统相勾连?他们通过何种手段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链接?如何在改写传统的同时,又不致丢失传统的形制?

  电影工业的运作与异域传统的改写

  美国人类学家霍滕斯·庞德梅克(Hortense Powdermaker)在其探究美国电影工业的生产模式的著述《好莱坞和梦工场:一个人类学者对电影生产商的考察》[⑤]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电影的产业体系与赢利的动机使创造性被机械化,进而生产出使观众审美趋于一致的非人性、公式化的影片。虽然这些影片并不能激发所谓的民族共同感。但好莱坞所代表的极权主义(虽然它基于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却与极权国家的哲学相近),却会将电影工业标准化的制作模式以极权方式予以普适化与全球化。

  本文并不想就电影工业模式化生产及其文化效用做过多评论,但不能不承认,电影的产业运作与利益驱动,确实是造就《木兰》这类源于异域题材的迪斯尼影片得以问世的原因。应该说,影片之于迪斯尼这样的制造者而言,为了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要远远大于其文化诉求的目的。由票房收入、电影发行后以片中卡通形象为卖点的迪斯尼乐园的相关收入以及遍布全球的近600家迪斯尼零售店的相关品牌收入组合而成的迪斯尼产业体系,促使迪斯尼必须通过采用全球化的题材来增加影片的新奇感,以最大限度地扩张新的海外市场。《木兰》便是在这种需求下,中国传统与西方主流商业传媒首次合作的成果。

  回顾近年来的迪斯尼动画,无论是从《木兰》的中国战场到《风中奇缘》的印第安部落,还是从《狮子王》的非洲草原到《阿拉丁》天方夜谭的神奇背景,这些动画无一例外地都是在异国情调里演绎着“好莱坞化”的情节,即将英雄传奇与浪漫爱情铺陈在一个充满奇异风情的场景中,借由异域文化因素的充分添加,营造出带有独特文化体验的一系列视觉奇观,以便同时兼顾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与其他国度受众的审美需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
【本文责编:书童】

上一条: ·[周建新]集体行动情境中的民、俗、学者与民俗学研究
下一条: ·[张利群]民间文艺制度的构成及其建构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王琨]网络复魅与志怪传统:中式恐怖游戏对“民俗”的再生产
·[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敏]传统重塑:官民互渗与国家在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