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趣味:美文的情致
周作人的散文分两个部分,一是现代散文,二是书话。在两种不同体裁的散文中都有着对于民俗的描述。现代散文中更直接地描写此时的民俗,更多地带有主观的印象;书话则更多地摘引古书中与民俗有关的描写,周作人对此极为热衷,不惜大段大段地摘引,以至被讥讽为“掉书袋”、“文抄公”。而这种“掉书袋”不是单纯地抄书,而是将彼时彼地的民俗摘录下来,给后人以遗传,使人们去理解那一时代的民俗与民风。有些是历史的遗迹,有些则是自古延续下来的民风,从中可以看到民俗是如何影响着民生与民族性格的。
周作人认为民俗就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于是他写人的日常吃喝,写草木虫鱼,写风情并将此作为人生的目的。这也是表现在他的散文,尤其是后期散文中的主题。他写民间的吃食很有趣味性,他写喝茶(《喝茶》),写茶点(《北京的茶食》)写家乡的鸡炖肝、茴香豆、油豆腐、荤粥,以为“把多少年前的地方和情状记录一点下来,或者也不是全无意思的事。”[50],在《卖糖》中详记夜糖、米糕的作法。并说:“小时候吃的东西,味道未必甚佳,过后思量每多佳趣往往不能忘记。不佞之记得糖与糕,亦正由此耳。”“看一地方的生活特点,食品很是重要,不但是日常饭粥,即点心以至闲食,亦均有意义,……”《耍货》写儿时的玩具,面人、糖人,不仅有趣,同时也有意味;这些细细的描述表现的是一时一地的民间习俗,也正是“一块点心的流传,实在要比一卷书还有意味。”[51]周作人谈吃,不仅以身历为写作版本,更多的是抄录古文中有关章节,关于吃的有《食味杂咏注》《烧鹅》《杨梅》《带皮羊肉》《谈油炸鬼》《记海错》《炒栗子》《茶汤》《南北的点心》等,记录下一时一地的民间习俗。
除了写“吃”,周作人也热衷于“草木虫鱼”,对少年时便熟读的《花镜》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花镜》“是平常不见经传的书”。“他不像经学家的考名物,专坐在书斋里翻书,征引了一大堆到底仍旧不知道原物是什么,他把这些木本藤本草本的东西一一加以考察,疏状其形色,说明其喜恶宜忌,指点培植之法,我们读了未必足为写文字的帮助,但是会得种花木。他给我们以对于自然的爱好。”赞赏《百廿虫吟》“难得这百二十章诗都是咏虫的,……其次是他不单是吟咏罢了,还有好些说明,简单地叙述昆虫的形状,而有些虫又是平常不见著录的,儿时在乡间戏弄大抵都见识过,……”恐怕正因儿时在乡间戏弄过,因此更引起周作人的感情吧。而本书的价值也因为内中很多昆虫“《尔雅》不载,《本草》不收,有的简直几千年来还没有给他一个正式的姓名。”由此也引发了周作人对人生的思考,“从这些记录里看出生物生活的原本,可以做人生问题的参考。”[52]《萤火》是篇很有趣味的小文,很奇特的萤火吃蜗牛,原来萤火是将毒液注入蜗牛中,使其肉液体化,喝吸吃之。在另一篇《螟蛉与萤火》(《风雨谈》)中则引了“腐草为萤”“牛粪变萤火”的民间传说,认为“中国人拙于观察自然,往往喜欢去把他和人事连接在一起。第一是儒教化,如乌反哺,羔羊跪乳,或枭食母,都一一加以伦理的解说。第二是道教化,如桑虫化为果赢,腐草化为萤,这恰似‘仙人变形’,与六道轮回又自不同。”写习俗如《一岁货声》记录的是一年中北京市上叫卖的各种词语与声音,在这叫卖声中“可以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可以察觉民间生活之一般”。在感受北京生活的风趣的同时感受到“平民生活所以当然没有什么富丽,但是却也不寒伧,自有其一种丰厚温润的空气,……”《厂甸》则发表了对春节习俗的看法,“旧历新年之为后世诟病也久矣,维新志士大有灭此朝食之概”,其害处是“废时失业,花钱”,对此周作人说:“其实最享乐旧新年的农工商他们在中国是最勤勉的人,平日不像官吏教员学生有七日一休沐,真是所谓终岁作苦,这时候闲散几天也不为过,还有那些小贩趁这热闹要大做一批生意,那么正是他们工作最力之时了。过年的消费据人家统计也有多少万,其中除神马炮仗等在我看了也觉得有点无谓外,大都是吃的穿的看的玩的东西,……不见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同时周作人认为:“生命之外还该有点生趣,这才觉得生活有意义,小姑娘穿了布衫还要朵花戴戴,老婆子吃了中饭还想买块大花糕,就是为此。”周作人的结论是:“旧新年除与正朔不合外别无什么害处,为保存万民一点生趣起见还是应当存留。”顺应民俗,保留民俗,才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对最基层的百姓的需求的满足,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保障。
在写家乡民间习俗的同时,周作人也写了流传于乡坊间的传说与戏剧,如《抱犊固的传说》《谈目连戏》。前者写绍兴“躲婆衖”及村间挖笋触到龙角的传说都是民间流传甚广,颇为民众所喜爱的。周作人认为这些“于民俗学是有价值的”,于“记录一卷民间的世说,那也不是没有趣味与实益的事罢。”《谈目连戏》写儿时看目连戏的印象,“吾乡有一种民众的戏剧,名‘目连戏’”,“以敬鬼神,禳灾厉,并以自娱乐。”是一种“纯民众”的戏。“所用言语系道地土话,所着服装皆极简陋陈旧,故俗称衣冠不整为‘目连行头’”。演戏的人也多是农夫,木工瓦匠等临时组成的班子,到秋风起时便解散,各自做自己的事去了。目连戏以“目连救母”为内容,其中有些如“背疯妇”“张蛮打爹”等滑稽的东西,周作人认为“这些滑稽当然不很‘高雅’,然而多是健壮的,与士流扭捏的不同,这可以说是民众的滑稽趣味的特色。我们如从头至尾的看目连戏一遍,可以了解不少的民间趣味和思想,这虽然是原始的为多,但实在是国民性的一斑。”并认为“倘若有笃志的学会,应该趁此刻旧风俗还未消灭的时期,资遣熟悉情形的人去调查回,把脚本纪录下来,于学术方面当不无裨益。”鲁迅的文章中也多次介绍家乡的目连戏,他笔下“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 的无常,及“准备作厉鬼以复仇”的女吊都是目连戏中感人的也是民众喜爱的角色。兄弟二人对家乡民间戏剧的童年印象可见一斑。
在周作人的书话中包括了古代民俗的记述,名物考证,所选对象多以吴越民俗为主,这也是一种故乡故土的情节吧。早期散文中书话并不多,主要是《夜读抄》中的诸篇。后期几乎以写书话为主,集中在后期的几本集子中。以《书房一角》为例,其中“桑下丛谈”及其余看书笔记多从古代文选中选择有关民俗加以绍介、展开,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吴越民风习俗的大致。其中《踏浆船》似《乌篷船》;《记嫁鼠词》则将老鼠嫁女的传说追溯到明清时期。读此卷犹如读《梦梁录》,岁时习俗,风物名物尽收其中。
周作人的作品中不乏对民俗的描述,而这类文章也是他写得最自然最富有感情的,他将童年的记忆,成年的回忆记述于其中,成为他散文中的美文。这类文章周作人写起来很轻松,也很有趣味性,最为流传的应是写家乡习俗的如《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谈目连戏》《东昌坊故事》等。《东昌坊故事》叙儿时经历,从东昌坊的位置、街巷写到家乡的民俗,鸡炖肝、茴香豆、油豆腐、荤粥一一述来,别有风味:“把多少年前的地方和情状记录一点下来,或者也不是全无意思的事。”《故乡的野菜》除写广为人知的家乡的野菜——荠菜外,还写了扫墓时的祭品——茧果及扫墓时常见常吃的野菜紫云菜,介绍了这种菜的形状、功用。而与《乌篷船》相似的《苦雨》中有关乘坐乌篷船的文字也写得很有味道:“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倘若更大胆一点,仰卧在脚划小船内,冒雨夜行,更显出水乡住民的风趣,……”而在《上坟船》中详细地摘录《陶庵梦忆》中记越俗扫墓中种种细节,“我所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在于如睹风俗这一点上……”在津津乐道中感叹道:“唯此类风俗大抵根底甚深,即使一时中绝,令人有萧索凄凉之感,不久亦能复兴。”此外《关于竹枝词》《石板路》也是写得很美的文章,《关于竹枝词》写自己的喜好,杂览的兴趣:“不佞从小喜杂览。所喜读的品类本杂,而地志小书为其重要的一类,古迹名胜固复不恶,若所最爱者乃是风俗物产这一方面也。”后谈竹枝词起源发展,也是以叙风俗人情为主,以后的咏史事、咏名胜、咏方物也是与此相连的:“……后来注渐增多,不但说明本事,为读诗所必需,而且差不多成为当然必具的一部分,写得好的时候往往如读风土小记,或者比原诗还要觉得有趣味。”《石板路》写家乡的石板路、石桥,引经据典之时给人一种如画的感觉,犹如穿行于石板路中,置身于江南的街巷;立于石桥上,目睹江南的山水风景。此刻表现出的是一种明朗的宁静,把文章写到了一种纯净空灵的地步,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他的书话中也有不少美文,比如抄录的《五杂组》周作人认为“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乃是《物部》,物类繁多,最引人注意,随处随事可见格物工夫,博识新知固可贵重,即只平常纪叙,而观察清楚,文章简洁,亦复可诵,写自然事物的小文向来不多,其佳者更难得。英国怀德之《自然史》可谓至矣,举世无匹,在中国昔日尝有段柯古的《酉阳杂俎》,其次则此《五杂组》。”读其片段,则乐趣无穷,如写南方的鸣虫叩窗,带有多为人所习以为常却又忽略的情趣;而对于各地饮食习惯的记述则为今人所忽略,因此“我们读《五杂组》,纵百稗而一米,固犹当欢喜赞叹,而况所得亦已不少乎。”最后周作人感叹“此类文艺趣味的自然史或自然史趣味的文集本来就该有些了,现在既不可得,乃于三百年前求之,古人虽贤岂能完全胜此重任哉。”以文艺的形式写自然史,写小虫吟,写拍窗之声,这一切非今人所能做到。在现代化的都市,楼房林立,早已没有了纸窗,杀虫剂的使用更令这些虫类绝种,因此也听不到虫吟拍窗之声了,这于现代人而言是悲还是喜呢?现在翻看这些有关虫豸的描写,不是感到些微的欢喜与悲哀么?这种小情趣也是现代人所难以体会到的了。而他的《百廿虫吟》除了有其民俗的意义外,也具有美文的趣味性,内中摘录的对蚱蜢、蟑螂、蚊子的细细的描述都带有独特的情致,令人难以忘怀。周作人对虫豸的喜爱缘于童年的经验,“那些样子既然稀奇古怪,还有摇身一变以至再变的事情更有《西游记》的风味,很足以钓住我们非科学家的兴趣,再说儿时的经验里,因为虫豸的常见与好玩,到后来仍旧有些情分,……”
周作人将写风俗的小文称为“美文”,认为“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也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53] “自己觉得比较地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味的”[54]则是美文,他的选取标准是在民俗中体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乌篷船》《故乡的野菜》《一岁货声》《关于竹枝词》《石板路》《东昌坊故事》等。在这些带有回忆性的文章中,表现出作者对于美的追求。他说:“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苦竹杂记·笠翁与随园》)“……这所谓趣味里包含着好些东西,如雅,拙,朴,涩,重厚,清朗,通达,中庸,有别择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