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陈泳超]周作人手稿《绍兴儿歌集》考述
——《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专稿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07 | 点击数:16081
 

  其实,中国歌谣的现代分类,周作人正是始作俑者,他的分类固然也参照了一点西方的成果,但非常照顾中国歌谣的现实,所以其六分法提出之后就被广泛接受以至影响至今[6]。但是,分类只是纯文本的研究,具体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时,还是会经常打破这些原则的。周作人录了很多情歌的断片或者谚语等等,正是以自身经历为参照而朝向现实生活倾欹的结果。《绍兴儿歌集》与其说展示了“儿歌”是什么,毋宁说是在展示儿童实际唱什么歌。

  《绍兴儿歌集》在正文之外,还附加了很多注释,这是最能体现周作人学识的所在。全集共出注360条,正如他所言,主要是在方言、名物和风俗三方面做工作。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就方言来说,本来范寅《越谚》就自觉继承扬子云《方言》以降至于毛西河《越语肯綮录》、茹逊来《越言释》一路的传统,想为“勾践旧都之区”[7]作一方言专书的,周作人称赞:“他是以纪录俗语为目的,有一语即记录一语,纯是方言志的性质,他用字要寻出典,以致有些字很是古怪,也许是一种毛病,虽然这毛病不能算怎么大,因为那些字本来反正多是有音无字的。”

  就方言来说,本来范寅《越谚》就自觉继承扬子云《方言》以降至于毛西河《越语肯綮录》、茹逊来《越言释》一路的传统,想为“勾践旧都之区”[7]作一方言专书的,周作人称赞:“他是以纪录俗语为目的,有一语即记录一语,纯是方言志的性质,他用字要寻出典,以致有些字很是古怪,也许是一种毛病,虽然这毛病不能算怎么大,因为那些字本来反正多是有音无字的。”[8]周作人对范啸风是很佩服的,所以对他的缺点也抱着理解和原谅的心情。用字爱寻出典以致多出现怪字,对于方言研究也许不算大毛病,但对于歌谣记录来说,就很是妨碍了。比如第34首的开头两句,《越谚》记录为:“蚱蟧唶唶嘂,船板两头【左“乔”右“亢”】。”这恐怕连绍兴本地人也是看不懂的。而《绍兴儿歌集》则这样记录:“知了喳喳叫,船板两头翘。”所有人都看得懂,而两者在记录方音上面其实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越谚》可算古代方言集,《绍兴儿歌集》则是现代歌谣集。准此,周作人注释方言,也是为了帮助理解儿歌的妙义。比如第24首《舅舅》:

  舅舅、舅舅,

  河里(湖哩)流流,

  岸上透透(敨敨),

  草蓬(芃)底(脚)下跔跔[9]

  《越谚》中范寅注释此歌是“戏嘲舅为狗”[10],但如何戏嘲,不解释清楚方言,就无法明白。新近出版的《<越谚>点注》注释后面三句说是:“到湖里游一游”,然后到岸上“把湿衣服抖开晾晒”,接着便“佝偻着身体蹲在草丛中。因衣服放在岸上晾晒,此时身上赤裸,故有此言。”[11]。周作人的注释与之大致相似,但对第二句理解就不一样:“透,方言,读若上声,振动其身令水干。”一个说是把湿衣服抖开晾晒,一个说是抖干身体让湿衣服变干,哪个更好?我以为显然周作人的解释更精当,它的意韵在于模拟狗出水后会全身抖动甩掉水珠的样子,这样三句连起来看,全是模拟狗出水的系列动作,“戏嘲”的意境才生动而充分,如果是把衣服抖开晾晒,那就与狗无关了。之所以出现如此误差,或许是因为范寅本人注“敨”字说:“透,上声。衣惹泥,振之也;物已缚,展之也。出《集韵》。”[12]。范寅的意思是“敨”字有“振之”、“展之”两个义项,而《<越谚>点注》却将两个义项合并为“振而展之”一个义项,未得确诂,该书后面接着解释所谓的“因衣服放在岸上晾晒,此时身上赤裸,故有此言”,亦属过度阐释。可见,周作人对于方言和儿歌的理解,比《越谚》点注者要高明,而比《越谚》本身则更为细致。

  至于名物,周作人注释中也胜义叠出。比如第10首《乡下女客》,此歌甚长,当中一段描写乡下女客进城后像刘姥姥似的少见多怪:

  看见巷牌,

  介(概)个大衣架,无人来搭搭。

  看见旗竿,

  介(概)个大毛笋,无人来拔拔;

  看见和尚,

  介(概)个小官人,啥(嘎)弗养顶搭(【左“土”右“耷”】)。

  “介(概)个”意为“这个”。《<越谚>点注》注释“巷牌”为“牌坊”,而“旗竿”、“顶【左“土”右“耷”】”,未出注。旗竿不注,尚能理解,这“顶【左“土”右“耷”】”是什么意思呢?跟和尚又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周作人注为:“顶搭者前清时留发辫,男子于头顶留发,四周均剃去,号为顶搭。”这就清楚了:乡下女客没见过和尚,诧异这些男子为什么不留发辫。名物之于儿歌之理解,实在功莫大焉。其实,即便这里的“旗竿”,也该出注才好,周作人注道:“旗竿前清科举,凡乡试中式,成为举人者,例得立旗竿于门口。”可见,它是有所专指的,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泛泛之物不同,里面含有更多的时代意蕴。这是对于歌中片段而言,有些名物,甚至对全歌的理解也大有关碍。比如第31首《铁筒筒》,全歌不甚可解,《越谚》原注说:“此踢燕钱孺歌”[13],什么叫“燕钱”?这个不懂,对于全歌就只有茫然了。周作人注曰:“燕钱即毽子,歌词有传讹,义不可解。”我们知道像跳牛皮筋之类的游戏活动,是会伴有口诀的,而这些口诀大多没有明确的意义。所以,知道“踢燕钱”就是“踢毽子”,即便歌词依然“义不可解”,而游戏情状则可了然于心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娟]《歌谣》周刊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发生与建设
下一条: ·[刘晓路]刘半农的绥远采风和《北方民歌集》
   相关链接
·[於芳]周作人的日本民俗研究·[李英]赵景深和儿童文学研究
·[陈刚]周作人神话思想研究·[李政亮]风景民族主义
·[毛晓平]周作人的民俗观和美文观·[王娟]《歌谣》周刊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发生与建设
·[陈建宪]野性的歌谣·[施爱东]民俗学的“变”
·[吕微]民间文学需要统一的学术目的·[陶阳]《歌谣》周刊的“规矩”要继承
·[陈连山]对《歌谣》周刊两个目的的再评价·[高有鹏]民间文学学科的现代传统——歌谣研究者的民众立场与国家意识
·《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专辑·[陈建军]周作人“附记”四则
·[眉睫]周作人最早提出“儿童本位论”吗·[陈怀宇]赫尔德与周作人——民俗学与民族性
·[李伟峰]浅析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1918—1937)的田野作业·[韩三洲]《歌谣周刊》:中国民歌研究的摇篮
·[陈泳超]周作人的民歌研究及其民众立场·[赵京华]周作人与柳田国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