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阿诗玛:流淌在血液的歌
  作者:记者 王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7-23 | 点击数:7744
 


  在文化部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名录中,66岁的王玉芳和54岁的毕华玉作为民间文学《阿诗玛》口传文化的代表同时在列。

  但他们两人演唱的《阿诗玛》又有不同。“王玉芳演唱的是民间调的《阿诗玛》,毕华玉演唱的是毕摩调的《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方跃章说。“毕摩调是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曲调,严格遵循五字一句的五言体,调式比较固定。毕摩调后来慢慢演化成民间调。民间调相对而言更活泼些,可以允许演唱者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

  庄重的毕摩调在婚嫁、祭祀、葬仪等活动中,由毕摩演唱。而民间演唱《阿诗玛》的场合不固定,只要高兴就可以随时演唱,姑娘们连绣花时也可以哼着《阿诗玛》小曲。

  毕摩的《阿诗玛》

  走到哪里,如果带上了彝文的手抄本,毕华玉都要格外小心。“丢一件衣服没事,丢一本手抄本就要我的命了。”在石林县民宗局文史研究室工作的他,当过兵,见过世面,性格开朗,喜欢说笑。

  他家世代都是毕摩,毕华玉也不例外。“34岁时,我继承父业做毕摩,但是很没有兴趣,心里不情愿。”随着对毕摩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他越来越发现这是一个“有意思,而且有必要学习”的领域,于是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和钻研。

  “系统地学习《阿诗玛》的演唱也是在34岁以后,但小时候对父亲的演唱就已经有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说起与《阿诗玛》的缘分,毕华玉就停不了嘴。

  “我们生孩子满月唱《阿诗玛》,娶媳妇嫁女儿唱《阿诗玛》,老人过世也唱《阿诗玛》,《阿诗玛》已经成为我们撒尼人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

  毕华玉常说:“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文字、服装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为我的民族文化服务。”这不是一句空话。

  同样做毕摩,毕华玉和他的祖父辈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努力把祖父辈口传的毕摩文化用彝族的文字记录下来,包括《阿诗玛》。“像记者一样,听到不同的曲段,我先把意思记下来,然后再把口头语转变成书面语,不断修改。好的曲段补充进去,不顺口的就删掉。”现在,他亲手记录下来的毕摩经书已有一人高。

  在传承人方面,毕华玉一直在努力。毕摩调的《阿诗玛》尽管有文字记载,但曲调还是凭记忆的。如果没有人来学习,毕摩调的《阿诗玛》也将像宋词一样,只剩下歌词,却没有人能唱出来了。

  年轻人常常凑到他身边好奇地翻看彝族文字记录的毕摩经书,并且问这问那。有人开玩笑说,让毕华玉收学费教他们学习彝族文字。毕华玉笑着说:“只要你们愿意学,不要钱的。”每年石林县民委开办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班,他都要去上课,教他们彝族的文字,规范用法,同时也传授毕摩文化。

  但是,作为彝族的毕摩,他想要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并不容易。按照传统,毕摩是家传的。他有一个儿子,“但他是绝对不会学了”。毕华玉也不强迫,他说:“会者不要教,教者学不会。既然儿子不愿意,就算了。”

  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爱学、而且有一定学习能力又可以值得信任的人继承他的事业。“最好是家传式的,比较放心。”沉默半晌,他还是叹息着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7-07-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毕华玉:一位毕摩的使命
下一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传承人魂归故里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刘薇]《阿诗玛》汉译本跨语体特点研究·[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