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薛克翘]《五卷书》与东方民间故事
  作者:薛克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9 | 点击数:17798
 

内容提要:《五卷书》在印度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故事流传于世界各个地区,受到世界民俗学界的高度重视。《五卷书》在中国、中东、南亚和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在世界民间文学发展史上起到过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印度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五卷书
作者简介:薛克翘(1945-),男,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五卷书》的基本情况

  印度拥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其民间文学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从上古流淌至今日。这一传统表现了印度人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和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在印度浩瀚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五卷书》以耀眼的光芒吸引着全世界的梵文学者、民俗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季羡林先生认为,印度的寓言故事出现很早,“最老的故事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已经存在了”,而《五卷书》里的故事“至晚也晚不过十二世纪”。[1](译本序P5)金克木先生说:“现在印度有几种传本,最早的可能上溯到公元二、三世纪,最晚的梵语本是十二世纪编订的。”[2]215这涉及《五卷书》的版本问题。季先生指出,由于年代久远,其流传又很广,所以《五卷书》的传本很多,在印度和尼泊尔都有,西方人士根据繁简的不同,划分出“简明本”、“修饰本”和“扩大本”等。[1](译本序P2)黄宝生先生又进一步指出,《五卷书》除上述版本外,还有克什米尔本和南方本。他说,“简明本”大约产生于 1100年,是由一位耆那教徒编订的;“修饰本”大约产生于1199年,也是由一位耆那教徒编订的;南方本和尼泊尔本也都出现较晚,只有克什米尔本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最接近“原始《五卷书》”的写本,而原始本又已经失传,所以“难以确定《五卷书》的最早成书年代”。[3]310

  季羡林先生的汉译本是根据“修饰本”译出的,1959年出第一版,1981年出第二版。本文以下的介绍和讨论,都依据第二版。

  《五卷书》开头部分叫做“楔子”,很短,叙述《五卷书》成书原因:某城市有国王,生了三个愚笨儿子。国王请一婆罗门为师。婆罗门以讲故事方式教育他们,所讲故事就成了《五卷书》。顾名思义,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即五卷。第一卷《朋友的分离》,主干故事讲述狮子和牛结交为好朋友,豺狼离间了它们。除主干故事外,中间还穿插了30个小故事。第二卷《朋友的获得》,主干故事讲乌鸦、乌龟、兔子和鹿结交为友,同心协力摆脱猎人的捕杀。除主干故事外,还穿插了9个故事。第三卷《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主干故事讲述乌鸦与猫头鹰结怨,乌鸦用计战胜猫头鹰。穿插有17个故事。第四卷《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除主干故事外,穿插了11个故事。第五卷《不思而行》,除主干故事外,也穿插了11个故事。这样,5个主干故事加上78个穿插故事,总共83个故事。这是根据小标题统计的数字,实际上书中有些地方还穿插有小故事,所以《五卷书》的故事总数要超过83个。

  《五卷书》具有突出的结构特点,即大故事里套小故事,层层叠叠,环环相接。季羡林先生把这一结构特色叫做“连串插入式”。

  《五卷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韵散相间的形式。叙述故事情节一般都是散文体,而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插入有韵律的诗歌、格言和警句。这种形式在印度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时常出现,可以说是印度古人的一个发明。

  黄宝生先生指出,“在《五卷书》的寓言故事中,以动物寓言居多。在吠陀文献中,有天神幻变成动物的事例,《歌者奥义书》中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对话,但都不是寓言故事。”[3]311这是《五卷书》的又一特点,也是印度古代寓言故事的突出特点。

  书中讲述的既然是寓言故事,就必然具有民间性和口头性的特点。这些故事最初都是民间百姓的创作,并以口头形式流传,后来才由文人出面,将它们收集整理出来,编订成书。所以,成书的年代可以有一个时限,但故事产生的年代却很难估计。寓言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说教劝善的功能。每一个故事都要说出一个道理,或者告诉人们人生要义,或者告诉人们处世哲学,或者宣扬伦理关系、道德准则,具有劝世警俗的社会效能。寓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幽默。既然要劝世警俗,就要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不轨行为,尤其是愚蠢行为进行讥讽、嘲笑和鞭笞,使听众或读者在幽默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认识社会百态,从而自省自律,完善自我。读了《五卷书》之后,我们完全能够感觉到这些寓言故事的基本特征,也会对印度寓言故事的特点有所了解。

  总之,关于《五卷书》的基本情况,季羡林先生在1959年写的《五卷书·译本序》和1979年写的《再版后记》中作了分门别类的详细介绍和深刻分析。金克木先生在《梵语文学史》中,黄宝生先生在《印度古代文学史》中,也都有精辟论述和恰当评价。这些优秀成果都是我们今天阅读和研究《五卷书》时必须了解和参考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2-26 15:19:4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柯杨]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修改稿)
下一条: ·[康丽]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