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陆斯嘉]奚小琴:“剪”不断的回忆
  作者:陆斯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1 | 点击数:11722
 


【编者按】剪纸不仅是中国乡村传统的装饰手段,更重要的是春节开始的象征。在木制的窗格子上贴上花草动物纹样的剪纸,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也是避邪求吉的象征。当下,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现状如何?在蛇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约请部分作者就此撰文,并派出记者,深入乡村,走访民间剪纸艺术家,探寻中国剪纸的前世今生及生存发展之路。


在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封底,
有一张浓墨重彩的剪纸——展翅的凤凰、殷红的牡丹、淡蓝的菊花。

 

 

奚小琴,1973年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后更名为研究所),师从王子淦学习剪纸,至今已有四十年。

① 王子淦的《蝶恋花》

② 王子淦的《蛙跃》

③ 金雅贞的女儿关素镅 的满族剪纸《嬷嬷人》

④ 葛庭友的安徽剪纸 《鱼戏莲》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胜中]到处的“小红人”
下一条: ·专题║ 寻访剪纸,寻访民间
   相关链接
·[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段枚伶 左红卫 王雨心]新疆哈密市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调查研究
·[左红卫 冉小芳]从《新疆日报》看民间剪纸在新疆传承与发展的轨迹(1952-1999)·[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冉小芳 左红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
·[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曹贝贝]浅论剪纸的题材风格及传承发展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菅丰 雷婷]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
·[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邬梦茜]试析民间艺术的现代传承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魏甜甜]从“蔚县剪纸”到“京彩剪纸”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