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文化资源数字化:举国在行动
  作者:思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11 | 点击数:5908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


  2012年12月29日,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一大早就赶到了位于北京北五环外来广营地区的科研基地。尽管许多单位已经提前进入元旦假期,这里却一如往常地忙碌。刚刚入驻的这座科研楼里,一些实验室的装修还要收尾;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思路,与一些企业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也还需要研究,成堆的工作让他歇不下来。

  尽管忙,看着大为改善的科研条件,李松主任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过去数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地,酝酿许久并且渐趋成熟的设想就有了更好的支撑平台。

  这个设想,就是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主导和支持下,有步骤、高质量地推进我国的文艺资源数字化。在他看来,这既是上世纪我国开展的国家级文艺资源保护工程的自然延续,也是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原创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而事实上,这一设想,与文化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形成了呼应。文艺资源数字化,正在以“国家行动”的高度整体推进。

  “后集成时代”的自觉选择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国家启动了规模空前的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工作。这项被誉为“文化长城”的宏大工程,对散落于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展开了全面普查。经过数十万文艺工作者近30年的努力,收集到的文字资料超过了50亿字。

  在梳理和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反映我国各地各民族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状况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开始陆续出版。到2009年10月,298部共计400册志书出版工作全部完成。

  这一皇皇巨制集中呈现了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精华,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方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不过,尽管成绩显著,作为这项工程的牵头实施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上上下下的员工却仍然感到有遗憾:由于受体制、经费以及图书这一载体所限,最终收入十部集成志书的内容,只占到全部资料的1/10左右。大量没有入卷的珍贵资料,由于未能得到妥善保管或存储技术条件不达标而流失。

  当时进行田野调查,技术条件比较简陋,很多资料的采集与保存用的是文字或者磁记录技术,时间一长就容易流失。而且以文字或者磁介质记录的资料,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文艺资源方面有许多不足。李松介绍,“比如,仅仅通过阅读关于某一种舞蹈的文字记载,或者观看磁介质记录的影像,很难学会这种舞蹈的跳法。”

  “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承、传播以及文化生活、文化消费与技术密不可分。”基于这样的判断,在推进十部集成志书编撰的过程中,特别是完成了集成出版任务的“后集成时代”,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一方面通过编撰“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港澳卷”以及启动“中国节日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继续开展文化资源的抢救与研究工作;一方面,他们将眼光投向高新科技,通过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强基础文化资源平台的建设。

  借助于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他们建设了“中国记忆”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字平台,目前已入库资源122万余笔,其中,戏曲8万余条、民间舞蹈3000余条、民间音乐5万余条、节日志资料8万条、民间文学100余万条。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在“中国记忆”数据库基础上,中心与各地合作建立了包括贵州荔波档案馆中国水书数据库等在内的一批文化资源数据库示范点,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为核心的文化艺术资源技术协作体系。

  借助于高新科技,加强对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管理、研究与利用,也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着力的方向。中心尝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流媒体等技术研发、管理民族民间文化数字资源,促进文化艺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他们建成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空间信息系统”,能有效整合民间文化重要品种实地勘测、数据采集成果,并以空间信息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管理、查询、应用、后续研究的主要概念与模式,是目前国内唯一建成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最丰富、展示方式全面先进的空间信息系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01-08 第7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钱兆成:非遗传承制度建设应先于产业化
下一条: ·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颁牌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