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丕琢谈到,自从戴上“国家级非遗”的帽子,胡集书会逐渐恢复了元气。2013年度的胡集书会,有来自全国的100余档艺人说书献艺,30多种曲种同时亮相。其中,艺人增加了40余档,尤其是外省市的艺人达到60余人,为历届之最。那么,是什么让胡集书会恢复了元气,这项国家级非遗该何去何从呢?
从文化产业到文化遗产
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指出,1934年《续修惠民县志》就将胡集请书列入产业志。在民国时期,依托胡家集这个乡村大集,胡集书会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
那时候,“胡家集以一市村市,握东南数县之金融中心,南通济坯,北通埕口下洼,均朝发夕至。诚哉为齐北燕南一都会。奚必殷汉王强藩之封。”一些当地老年人回忆,当时村里光票号就有40多家,胡集成为当时惠民东南部乃至整个惠民最繁华热闹的大集。那时的胡集书会也不局限于正月十二,每年的三月三真武庙庙会与九月十五大会也都有艺人撂地表演,直到1937年日本入侵,庙会才被迫中止。
《续修惠民县志》统计显示,其时元宵节请书的村庄超过300个,平均每村花费3到4元,远高于一名农工一个月的收入。这就意味着,当时说书艺人至少有三百余档。因而,其时应该是胡集书会历史上最高峰。
“文革”中,胡集书会进入低谷。滨州日报原副总编、《胡集书会》作者韩克顺指出,零星的演出节目也只能以《烈火金刚》、《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小说为主。但由于大多数说书人不识字甚至目盲,书会不得不进入低谷,很多村落中断了请书传统。经历了1980年代的繁荣期和1990年代的低潮,2007年开始的政府买单又将请书村落局限于胡集镇。因而从历史上看,胡集书会请书村落呈日渐缩小的趋势,鼓书真正从一种文化产业变成了一种文化遗产。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边茂田说,作为民间自发的乡民艺术,曲艺市场在民间,我们需要跳出曲艺看曲艺,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寻找胡集书会未来的发展之路。反思2008年的“还原行动”,边茂田认为,在文艺选择日渐多样化的今天,民间曲艺的衰落不可避免,而请来曲艺明星的媒体效应只能闪现一时。
从文化产业到文化遗产,胡集书会走到了危险的历史关口。
文化供需平衡是胡集书会生存关键
惠民艺人马秀亮说,“1993年到1997年的时候,胡集书会不景气,街上只有七八个观众,五六档子艺人在街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唱。艺人们到胡集也只是来和同行交流一下,根本不可能有演出。”艺人贾书芹说,前十年是鼓书发展的低谷,他日常在家以喂牛、种地为生,不管来胡集能不能挣钱,可这能让他放开嗓子痛快几天。
带领6名艺人赶会的河北雄县曲协主席郭祥斌介绍,曲艺生存最艰难的时段是21世纪初。2006年,胡集书会成为国家级非遗,镇政府采取的“政府买单,送书下村”模式为众多高水平艺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2013年02月26日 09:18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