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覃乃昌]岭南文化的起源与壮族经济史
——壮族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作者:覃乃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27 | 点击数:10681
 

 

内容提要: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是稻作文明类型,这里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的先民适应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了稻作农业,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总之,岭南早期文化是由这里的原住民族的先民创造的。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是壮族开始在中央王朝的统一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生存和发展的时期。但是,从秦到清中期,岭南壮族及其先民的人口一直占绝大多数,因此,这一时期我们仍然把岭南视为壮族或壮族先民地区。清中期后直到民国时期岭南汉族人口增多,我们才将岭南的一部分壮族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称为壮族地区,并以此为依据来了解和研究壮族经济。一个纯粹的壮族经济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岭南文化;起源;稻作文明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3-0074-006

 
一、岭南的民族构成
 
我们先弄清几个概念。一是世居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某一区域并形成村落、街道的民族,我们称之为世居民族。广西的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共12个民族。世居民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原住民族,即土著民族,另一部分是迁入民族。广西的原住民族有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5个。迁入民族有汉族、瑶族、苗族、回族、京族、彝族、仡佬族7个。
秦汉时期西瓯骆越形成,汉族迁入。
宋元时期壮族、侗族形成,彝族、苗族、瑶族、回族迁入。
明清时期仫佬族、毛南族形成,水族、京族、仡佬族迁入。
这样就形成了广西多民族聚居的格局。[1]
广西的原住民族——壮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为同源民族,或叫同根生的民族。按照语言谱系,他们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因此习惯上我们又称之为壮侗语民族。
在整个华南地区,与壮族同源的还有布依族、黎族、傣族,其中黎族、傣族是从珠江流域迁出去的。
整个华南珠江流域的民族构成,与广西相同,此仅以广西为例。
 
二、关于岭南文化的起源
 
长期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特别是岭南历史地理研究的曾昭旋教授说:“地理环境不同也就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在古代我国基本上可以划成三个民俗文化带。一是北面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带,它向西可连入青藏高原牧区,和国外的中亚草原游牧文化带连接。二是中原农业民俗文化带,本带西连藏南农业区,人们常说的巴蜀四川盆地文化区、齐鲁山东半岛文化区、荆楚两湖盆地文化区、关中平原秦陇文化区、三晋黄土地带文化区、长江三角洲的吴越文化区等,即在其中,东连日本、朝鲜。三是五岭以南的热带亲海越族民俗文化带。这一带西延是人类起源地的南亚区内云南省高原。……珠江水系即由云南高原流来岭南地区,故岭南文化渊源古远,南连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2]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地理环境不同就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华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这里的原住民族共同创造了这里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文化即稻作文化,使这里成为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包括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在内的壮侗语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黎族的居住区虽然现在不在珠江流域,但黎族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有密切的关系,是从它发展而来的,其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最初居住在沿海和全岛各地,过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后来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羁縻征剿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军队的屠杀,大部分黎族人民被迫退居五指山及周围地区。其他民族,包括汉、瑶、苗、回、彝、京、仡佬等是秦汉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方向逐步迁入这一地区的。
珠江流域即珠江水系所流经的地域。这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它的西北部遍布着与云贵高原连为一体的崇山峻岭,北部有五岭山脉横亘,中部的两广丘陵和众多的弧形山脉时断时续绵延其间,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左江、右江、柳江、漓江、桂江、西江并与北江相汇聚,形成珠江水系。珠江水系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为44.2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6%(另有少量流域面积在越南境内)。珠江流域在我国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以及香港、澳门8省区(含特别行政区)。
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动植物的滋生繁殖以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从而为人类起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珠江流域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也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华南已经发现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和地点8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是在西江水系流域,所以西江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1973年以来在田阳县百峰乡百峰村的赖奎屯、百色市四塘镇那炼村小梅屯、那柴乡大湾村百谷屯等地发现距今80.3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所出土的手斧等大型石器世界著名。到目前为止,广西发现并确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遗址有13处。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和1956年在来宾县麒麟山发现的“麒麟山人”化石,分别是距今5万年和距今2万—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1960年在邕江外缘发现“灵山人”;1961年在漓江发现“荔浦人”;1972年在柳州市郊发现“都乐人”,其后又在附近发现“九头山人”、“白莲洞人”、“甘前人”;1979年在右江发现“定模洞人”;1977年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发现“九楞山人”;1979年在桂林发现“宝积岩人”等。这些原始人类都显示出蒙古人种的特征。特别是柳江人的发现,是我国南方古人类的重大发现,为迄今我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的新人的代表。在珠江流域的广东省境内,也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坝人”遗址。在北江马坝狮子岩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12.9万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鸣]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下一条: ·[叶舒宪]老子与神话思维
   相关链接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
·[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
·春节:对联与门神的起源·[高健]无文字的“起源”神话与“无文字主义”
·[杜汉华 余海鹏]“金花女神”考·[希特拉里·盖楚阿·雷纳]墨西哥非裔族群政治动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袁咏心]中国少数民族婚配型神话起源论·[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王洪军]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柏桦]纸钱如何起源:中国民间故事里的“烧钱”
·[戴福士]李岩故事的起源及其研究意义·[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