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林继富]七十年成果弥足珍贵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调查采集及保护工作回顾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17 | 点击数:4348
 


  中国现代民俗学建立以来,少数民族民俗成为学人关注的对象。20世纪40年代,由于战乱,大批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文学家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进入到我国西南彝族、白族、苗族等地区调查,在此过程中搜集和采录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民俗。比如,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吴泽霖的《贵州苗夷社会调查》(与陈国均合编)、《贵州清水江流域部分地区苗族的婚姻》,马学良的《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等等。这些著作中记录的民俗是众多知识分子为了了解西南民族生活,在明确学科意识基础上调查采集的成果。通过他们的努力,留下20世纪4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宝贵的民俗传统,留下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这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民俗调查研究与国家文化保护、文化发展紧密相联,并且在众多学人脚踏实地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民族识别带来少数民族民俗的全面搜集、记录和整理。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时间主要集中在1950年至1964年,到1983年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分。这期间的少数民族民俗搜集、记录是为民族身份识别、确认服务,存在价值判断的选择性和政治需要的方向性,它很少考虑现代学术的体系性和内在结构的规律性,而更多地将民俗作为佐证身份的材料和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为了强化少数民族身份,在民族民俗采录和发掘的过程中,一些带有标志性的民俗被反复运用、改编和宣传,这些民俗几乎成了该民族的文化符号,诸如彝族撒尼人的《阿诗玛》、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藏族的格萨(斯)尔等等。这些民俗传统成为今天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重要内容,也开启了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的序幕,尽管是不自觉的文化行动。

  从1979年开始,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联合发起编纂《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十大文艺集成的工作,10部集成均按现行行政区划立卷,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台湾省)各一卷,其中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民俗传统。编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目的在于全面搜集和记录流传在广大乡村的民间文化。编纂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围绕民间文化的搜集和记录展开,全面性、科学性和代表性成为这次保护民俗传统活动的明显特点。

  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被引入中国,自此,以民俗学为代表的学人开始大量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话语体系,并且结合中国学术经验而不断消化,使之逐步本土化,以此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中,主要内容是针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传承人等开展的调查、申报、评审、确认、保护与研究活动,少数民族民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世界的重视,截至2011年,中国已有36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现代民俗学直到今天,中国民俗学的田野工作和学术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大量的民俗资料,清理和研究记录下来的文字化的民俗传统成为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代中国快速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结构和家庭结构,加速了民俗传统的变异与消亡,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俗来说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对中国少数民族民俗传统的发掘、搜集、记录和整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3年1月14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有鹏]中国神话研究的世纪回眸
下一条: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
·[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