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南文庙中的沈光文像。资料图片
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学者把祖国的灿烂文化带到了台湾,把自己的智慧传播给台湾人民,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花蕾在宝岛盛开。他就是被称为台湾文献初祖的沈光文。今年恰逢沈光文诞辰400周年,在沈光文的祖籍地宁波以及他生活了半生的台湾,都组织了各种活动以示纪念。
鬼使神差成内应 绘图相助郑成功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在赤嵌登陆,一举收复台湾。而在此前,台湾已被荷兰殖民者占据达37年之久。郑成功成为一代民族英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郑成功能顺利登上神秘宝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一张台湾地图。为他提供这张地图的,就是9年前流落到台湾的沈光文。
沈光文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16岁时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年)又中浙江乡试副榜,崇祯九年(1636年)25岁时进南京国子监读书。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清军攻占南京,浙东义师在钱肃乐领导下慷慨北上,守卫钱塘江。沈光文于此时束装回乡,加入鲁王的抗清队伍,被授予太常博士,参与钱塘江划江之役。1646年,清兵攻陷绍兴,沈光文随鲁王入闽,晋升为工部郎中,在金门诸岛部署抗清,后相继任兵部职方郎中、太仆寺少卿。其间,他奔波于浙江、福建、广东之间,做鲁王与郑成功之间的联系人。
1651年8月,清军攻陷舟山,鲁王逃奔金门。沈光文见明政权大势已去,便于1652年秋天取水路移家去泉州。路上忽遇飓风,在惊涛骇浪中,小船竟一直漂至台湾岛。
当时台湾正被荷兰殖民者占据,荷兰太守富尔普根据报告,派华人听事许杏、胡光调查虚实。在查清实情、确认沈光文并非“间谍”后,派人将沈光文救上岸,并以礼相待,还给他们提供住所和粮食。沈光文从此开始了他在台湾30多年的漂泊生涯。
富尔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企图拉拢沈光文,但被沈光文拒绝。半年后,新任太守凯撤上任,一反前任太守对沈的态度,对沈再无礼遇可言。
恰在此时,宝岛同胞终因难以忍受侵略者的种种凌辱压榨,揭竿起义。义军失败后,荷兰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对此,郑成功声言要兴师问罪。凯撤惶惑不安,严禁岛人与郑成功联络,实行封海防明的政策。凯撤得知沈光文与郑成功关系密切,便认为沈是郑派到台湾的“间谍”,对沈光文监视更严,甚至将他和儿子逮捕入狱。后来,沈光文的哥哥将其营救出来。为了逃避荷兰侵略者的暴行,沈光文隐居于荒野穷乡之中,不想这却成就了他的一件大功绩。
在艰苦的求生过程中,沈光文行医济世。他为了采草药治病,登山问水,把台湾的一草一木分纲目记载下来,为后人提供了文献资料,且与大陆纲目相通,列有共同的名称。
在跋山涉水之际,沈光文踏遍了台湾这块神奇的土地,制作了《台湾舆图考》。《台湾舆图考》以赤嵌城(台南市)为轴心,东西南北四方由近及远延伸,记载了台湾人迹可到之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沈光文全心全意支持郑成功驱逐荷兰入侵者,在荷兰殖民者的残酷压迫下,他竟然真的成为郑成功的内应。据说,沈光文所绘制的海防设施地图,通过何斌(荷兰殖民者当时想恢复闽台贸易而派出的使者)秘密带给了郑成功,后来郑成功进攻台湾时,因有图在手,减少了很多麻烦。
再见明朝遗贤士 合力推行儒文化
话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听说沈光文也在台湾,非常高兴,他以非常隆重的礼仪召见了沈光文。那时,很多明朝的遗老遗贤们也纷纷随郑入台,沈光文见到他们也很高兴,相互感慨能在有生之年相见也算幸事。
这些不愿归顺清朝的文人学士入台,大大提高了台湾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以较早到台的沈光文为主,还有较著名的王忠孝、辜朝荐、郭贞一、李茂春等人,开始提倡和宣传传统文化,将儒家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以传统的诗文形式,写下了台湾最早的文学作品,成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
沈光文在台湾为提倡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他不仅积极提倡文教为先,而且身体力行。他给后世留下的著述有《台湾舆图考》1卷、《草本杂记》1卷、《流寓考》1卷、《台湾赋》1卷、《文开诗文集》3卷,后来由他的同乡全祖望寻访刊刻出来。由于沈光文在台湾生活30多年,从荷兰占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郑氏家族的盛衰情况,他都亲眼目睹。以前也有人记述过这些历史变迁过程,但由于战火,许多文献都没有保存下来。唯有沈光文,不仅用文字记录了这段历史,且保存至今,为后人研究台湾历史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资料。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的一段日子,是沈光文在台湾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郑成功染病而亡。其子郑经一改郑成功的施政方法,取消了对遗老们的优待措施,这使沈光文忧愤交加,便在诗文中暗加讽谏,这使得郑经极为恼怒,对沈光文百般刁难。
无奈之下,沈光文去了大岗山超峰寺落发为僧,法名超光。身入佛门的沈光文心却在尘世。1674年,经各方人士说情,郑经才免沈光文一死,使其从空门还俗,回到目加溜湾居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11-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