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刘晓春]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
  作者:刘晓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26 | 点击数:19239
 
 
四、余论
 
南方少数民族与客家人共同营造的“好歌”习俗传统、客家妇女在客家社会独特的性别身份、以及客家山歌在客家地方社会中的社会声誉等构成了客家山歌传承的独特的文化生态。离开了土著与客家、男性与女性、淫邪与风流等关系构成的文化生态,我们将无法理解客家山歌在传统时期的梅州地区为什么如此繁盛。也无法理解客家山歌为什么能够如此丰富地表达男女情感。
与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的变化,今天的客家山歌传承呈现了新的特点。客家地区的“好歌”传统逐渐弱化,集体性的山间田野劳动不再是客家妇女最主要的经济劳作方式,客家山歌从山间田野的演唱进入到大庭广众的娱乐休闲;从主要表现“郎搭妹妹搭郎”的男女爱情生活到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相结合;从传统的即兴演唱、传本记忆发展到专业、半专业的山歌手创作;从口耳相传到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从个人的自我娱乐到民间各种山歌团体的有组织表演等等,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甚至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乃至民俗旅游之中。但不可回避的是,现代客家山歌已经缺少了传统客家山歌的“客味”、“山味”,逐渐失去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押韵上口、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逐渐丧失其固有的独特韵味;客家人摆脱了艰苦压抑的生活境遇,客家山歌则缺少了由于内在的深情、苦难而产生的感染力量。
如何保护传承客家山歌?是回到客家山歌传承的传统生态,让客家人永远生活在远离现代化生活的乡村保持所谓的原汁原味?还是任其在现代化面前自生自灭?这也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永远的悖论。
 
注释:
[1]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梁永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3]屈大均:《广东新语》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1页。
[4]梅县地区民间文艺研究会、梅县地区群众艺术馆编《粤东客家山歌》,1981年5月内部资料,第235—236页。
[5]《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127页。
[6]温萍编著《客家音乐文化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7][8]冯光钰:《客家音乐传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引言部分第4页,第132页。
[9]屈大均:《广东新语》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8—363页。
[10][11]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下,钱仲联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17页,第55页。
[12]王耀华:《乐韵寻踪———王耀华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412—414页。
[13]李金发:《岭东恋歌·岭东恋歌序》,光华书局印行1929年版。
[14]《嘉应州志》(光绪)卷八《礼俗》。
[15]黄钊:《石窟一征》卷五《日用》。
[16]《清稗类钞》第五册《风俗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11页
[17]参见黄火兴编著《梅水风光》,广东嘉应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第400—401页。
[18]参见梅州市地方志编委办公室编《梅州客家风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19]引自《梅州风采》,载《嘉应文学》(民间文学专号)总第57、58期合刊。
[20]黄钰钊主编《松口古镇风情》,广东梅州市地方志学会2001年版,第55页。
[21]参见《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234页。
[22]参见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记忆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2—115页。
[23]参见黄火兴编著《梅水风光》,第33—36页。
[24]梅县地区民间文艺研究会、梅县地区群众艺术馆:《粤东客家山歌》1981年5月内部资料,第241—242页。
[25]“梅州市山歌大师”陈贤英(1912—2000)就是“隔海娶郎”婚姻制度的牺牲者。丈夫与公爹长期在南洋做事,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一趟。陈贤英在家任劳任怨,只有山歌才能排解她心中的忧愁。某年,丈夫同公爹返乡过中秋,陈贤英在祖公厅下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恰好被公爹听到。公爹早就听说陈贤英爱唱山歌,但没想到她竟然会在祖公厅下当着自己的面唱山歌。公爹决定设计让陈贤英自己离开家门,免得日后陈贤英败坏家风名声。次年初夏,便托一个南洋回来的“水客”,捎来一封家书,说她丈夫客死南洋。21岁的陈贤英不明不白地离开了这个家。其实,她的丈夫并没有遭遇不幸,1993年还从香港回到兴宁(参见胡希张《山歌大师陈贤英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8页)。
[26]参见黄火兴编著《梅水风光》,第400页。
[27]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下,第54页。
[28]李金发:《岭东恋歌》“岭东恋歌序”。
[29]刘大可:《客家妇女:族谱记载与田野调查的比较》,《中国闽西(上杭)首届国际客属龙舟文化节·客家族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5月)。
[30]永定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永定县分卷》,1992年3月内部资料本,第231—232页。
[31]曹国庆:《王守仁与南赣乡约》,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心书社1993年版。
[32]《宁都直隶州志》卷十一。
(本文原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中国10年来有1219项非物质遗产入国家保护名录
下一条: ·[罗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辉煌十年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