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黄培林]云南盐史概说
  作者:黄培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14 | 点击数:10140
 
2.盐币的流通及其作用。元代《马可·波罗游记》载:云南省“其所用之货币则有金条,按量计值,而无铸造之货币,小货币则用盐,取盐煮之,然后用模型范为块,每块重约半磅,每八十块值精金一萨觉(saggio)”。明景泰六年(1455年)所纂《云南图经志》卷二武定府:“土人懋迁有无,惟以盐块行使”;卷三镇源府:“盐色白黑相杂,而味颇苦,俗呼之曰‘鸡粪盐’,交易亦用之”;卷四楚雄府:“黑盐每块煮卤为之,大者重一斤十两,小者重一斤,交易皆用之”。云南大学方国瑜教授1938年到澜沧县的裸黑山“自富永至蛮大寨,时值集市日期,凡交易先买块盐,再以块盐议价购零物,每块横广寸半,厚4分,凡30枚重1斤,现银1元(值国币5角)易16枚,闻此俗在裸黑山各地通行”(16)说明云南盐币在历史上集市贸易中曾起到价值尺度的作用,在货币贬值,物价腾飞时,可起到保值作用,有效地保护了边远山区兄弟民族群众的利益,即使盐币潮解破损,仍可自家食用,然缺点是不易保存,不具有货币的储存功能。
3.以盐命名的县城和集镇的形成。在云南以盐命名的县城有盐兴县(今禄丰县黑井镇)、盐丰县(今大姚县石羊镇)、盐津县等。以盐命名的集镇有磨黑,傣语“磨”就是井,“黑”是“格”之变音即盐,意为盐井,景谷县的抱母盐井,傣语地名卧勐,“卧”也是井,“勐”是地方,意为有井的地方。据《云南地名探源》(17):“盐津县名来自盐井渡,‘古时掘井五尺深,可取盐水,故名盐井坝’,又因其当川、滇水陆交通要道,1917年置盐津县”。
以上城镇是由于盐井工人、盐灶工人、砍柴工人比较集中,马帮往来频繁,服务行业兴起,官府派驻办事机构,驻扎缉私部队而逐渐形成的。如滇中的元永井区,民国时曾有“小上海”之称,各行各业贫富咸集,茶楼酒肆烟馆赌场无所不俱,居民都直接或间接仰靠盐业生活。
4.对地方土特产品的影响。宣威火腿,又称云腿,向以色泽红白鲜艳,味道浓香纯正,食而不腻,经久耐存而誉满中外。民国33年,因黑盐一时供不济需,火腿公会曾纷纷上报:“窃查宣威火腿腌制用盐,素以黑井甲灶盐为最佳,其它盐类多不适用”,1944年“历经呈请,同意补发”风波始平。(18)
诺邓火腿,因鲜嫩可口而远近闻名,是白族群众在制盐过程中,用瘦肉型猪种后腿,浸入刚刚取出的卤水中,腌制加工而成。(19)
此外云南大头菜,开远蕌头,路南卤腐,邱北辣椒酱等地方酱菜均与磨黑盐,黑井盐有着许多历史渊源。
(三)在文化、卫生方面的影响
1.文化方面的影响。由于古时在盐产地的盐官,多为汉人“流官”,必然把汉文化带到盐产区。早在明代,云南黑、白盐井已有专著,清,有《黑盐井志》八卷刻本、《白盐井志》四卷刻本及《续白盐井志》十一卷、《琅盐井志》四卷等,并有诸多专著。白盐井“蒙氐时,有女牧羊于此,一羝羊驱之不去,掘地得卤泉,因名白羊井,后讹为白盐井”。云南各族人民习惯将泉水称作“龙潭”。所以在有卤泉的盐产地多建有盐龙祠,民间对泉卤、龙潭、龙女的传说颇多,今大姚县石羊镇仍有石雕雄羊,形象逼真,还建有孔庙,塑孔子铜像,曾春秋祭祀。并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学宫,树有碑记,至今仍存,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昆明由盐商集资建有盐隆祠,占地1700多平米,规模宏伟,碑文仍在。
民间对于盐龙祠,矿王庙,盐神祭坛的祭祀礼仪是严肃和隆重的。《盐丰县志》载:“白盐井春秋每祭支牲醴二十八两,盐龙祠每祭二十八两,共一百一十二两;文庙春秋两祭发银四十两,又盐提举捐六两”。可见当时盐龙祠的祭礼仅次于文庙。又如:磨歇井所祭“帝洼拉哥”(即盐神)有二位:一位是在河中发现盐泉的克木人波达闷;一位是景洪召片领最早派去开发盐井和担任“召哥”(盐官)的傣族人召阿牙叭先,每年三月第一个属鸡日祭,平常年份献牲为黑猪一头,三年大祭为黑牛一头,每季均有献鸡(雌雄各一)、献酒、献饭,献腊条并点燃。每到祭日要由傣族村寨派人去请克木人一起祭祀,这一天克木人被奉为上宾(20)。说明在很早以前,边疆的兄弟民族在西双版纳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创造着璀璨的文化。
2.对地方病的防治。云南地处高原,自然环境中缺乏碘元素,历史上地方性甲状腺肿属高发病区,合并症还有呆小病和克汀病,不仅病人痛苦,还会危及子孙。据本世纪40年代37个县的抽样调查,发病率高达15.4%,当时在滇中开始试验食盐加碘,但由于碘剂供应困难,又管理不善,致此项工作时断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按规定标准加碘,普及供应,发病率控制到1.43%,碘盐为人民健康和造福子孙立下不朽功勋。
综上所述,云南具体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对盐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能够较早地发现,开发和利用本地岩盐资源,但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都比较缓慢。盐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地方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影响。
 
注释:
(1)(4)《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七盐务考。
(2)《云南方志》1989年第6期朱德普文《开发磨歇盐井讹传之辩正》。
(3)《云南·可爱的地方》云南日报新闻研究所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7)(8)《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七盐务考。
(6)《元史·文宗本纪》。
(9)《边陲古道》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10)《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七盐务考。
(11)《康熙年间云南盐政》何珍如著。
(12)《云南省志·盐业志》编辑室资料《乔后矿志稿》。
(13)云南省档案馆案卷15全宗《呈省府五年政治工作报告盐务类》以及卷60。
(14)1986年《云南年鉴》。
(15)《边陲古道》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16)《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32—34页方国瑜文《马可·波罗云南行记笺证》。
(17)《云南地名探源》吴光范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8)云南省档案馆案卷15全宗《呈省府五年政治工作报告盐务类》以及卷60。
(19)《云南·可爱的地方》云南日报新闻研究所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0)《云南方志》1989年第6 期朱德普文《开发磨歇盐井讹传之辩正》。
(本文原载《盐业史研究》1996年03期,第62-66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邢莉]葫芦:母体的象征
下一条: ·[黄鹤]客家山歌的情恋母题与植物意象探析
   相关链接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黄慧慧]云南大理巍宝山道教壁画的文化产业化探析·[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