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利慧教授的经典著作《神话与神话学》的后记中,提及其恩师钟敬文先生的同时,一并提到了与钟先生也是朋友关系的大林太良先生,并写道:大林先生所著的《神话学入门》(1966年初版)一书的汉译本正是杨教授“教课之初,参看最多的教材”。笔者作为大林先生的弟子之一,在此想就先生的神话研究的背景,及日本神话研究之现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大林太良(生于1929年,卒于2001年)从不自称为「神话学者」,而始终称自己为「民族学者」,这其中的原由如下。大林太良从东京大学毕业后,曾在东洋文化研究所当了一段时间助手,这之后他分别在法兰克福大学,维也纳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进行民族学(V?lkerkunde, Ethnologie)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的学习。在这期间,他的神话研究的方法深受莱奥·弗罗贝纽斯(Leo Frobenius, 生于1873年,卒于1938年)、阿道夫·詹森(Adolf E. Jensen, 生于1899年,卒于1965年)两位德国民族学者的影响。
基于这二位的思想,德语圈民族学界对神话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结如下:
神话,是表现某个特定社会、特定民族的世界观(Weltanschauung)或世界像(Weltbild)的叙事。起初,人类诸社会集团的神话?世界观与生业形态有着很大的关联。在狩猎采集民社会中,人和动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动物的主人」之类的和动物有关的神话?传说非常之发达。在畜牧民中,认为天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父神的观念则很是常见,这种观念,成为了一神教产生的源泉。而对初期的农耕民来说,猎头?食人?献祭活人这一类血腥的仪式曾经十分盛行,这和尸体化生型(Hainuwele,海努韦莱型)的作物起源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相对,在以种植谷物为主的农耕民中,流行的是盗取型(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型)的作物起源神话。而到了高级文化(Hochkulturen),即文明世界的神话阶段,则出现了阐述大宇宙(Makrokosmos)和小宇宙(Mikrokosmos)相对应关系的宏大的宇宙论?世界观。如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印度神话中的原人普鲁沙、北欧神话中的伊米尔,这几个由世界巨人的身体化生出宇宙万象的神话就是绝好的例子。
1959年,刚满30岁的大林回到日本,怀着满腔的热情开始着手写《神话学入门》,更于1975年完成了《神话与神话学》一书的创作。这两本书都是非常有名的著作,在介绍神话研究进程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神话的魅力,并能将颇为专业的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达给读者。而且无论在哪本书中,大林太良都没有一味地偏重于对曾带给自身深远影响的德语圈民族学的介绍,而是全面系统地对各个研究方法都进行了说明。虽然如此,但我们依然能看到上述神话观其实一直存在于其研究方法的根基部分,从未动摇。而对于曾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民族学,师从于晚年的大林先生的笔者(1972年生人)来说,我的学问背景和先生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叠。
另一方面,上世纪60年代曾留学于法国的吉田敦彦(1934年生人)先生的神话研究,则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之上。吉田敦彦师从于乔治:杜梅齐尔(Georges Dumézil,生于1898年,卒于1986年)。杜梅齐尔致力于印欧语族神话系统的“三功能结构”的研究,按照他的理论,印欧语族神话中的诸神,可按照等级或功能分为以下三种:支配者(王权或祭祀)、力量(战斗或军事)、丰产(或生产)。比如在北欧神话中,担当支配者角色的是奥丁(Odin)或索尔(Thor),力量由提尔(Tyr)代表,丰产的机能则由华纳神族(Vanir)特别是其中的弗雷(Freyr)承担。如此,在印欧语族的神话中,由这三种机能组成的构造便不断的反复出现。
吉田敦彦还在法国时,就曾做过将杜梅齐尔的这套理论应用到日本神话上的尝试。在大林太良回到日本10年后,吉田也回来了,并最终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广泛地推广开来。举例来说,吉田认为,这三种机能的分化既可以运用在天照大神(支配者)、素戋呜尊(军事)、大国主神(丰产)三位日本神祇身上,也可在皇室的三件神器,即镜、玉、剑上得到验证。这个深受杜梅齐尔学说影响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吉田的弟子松村一男(1953年生人,和光大学)、平藤喜久子(1972年生人,国学院大学)继承下来。
在现今日本,除了上述的研究者之外,还有不少的团体也在从事着神话研究的工作。笔者在此也列举两个和自身有关联的团体。一个是由法国文学专业的筱田知和基(生于1943年)主持的比较神话学研究组织(GRMC = Groupe de recherche de la mythologie comparée)。该组织每年都会举办两次专题讨论会,与会的研究人员来自文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另一个是由大洋洲考古学·人类学领域的後藤明(1953年生人,南山大学)、日本古代文学·民俗学领域的丸山显德(1946年生人,花园大学)、文化人类学·中南美研究领域的加藤隆浩(1952年生人,南山大学)加上宗教民族学·神话学领域的笔者四人作为共同发起人和负责人的环太平洋神话研究会。我们将环太平洋地区作为研究的重心,并不定期的召开研究会和专题讨论会。
综上所述,大林太良与吉田敦彦为现代日本神话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被后人继承,现在更呈多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开来。但遗憾的是,日本神话学的现状及其背景似乎并不广为中国学术界所知。在杨利慧教授的最新力作《神话与神话学》中,也并没有对前述的莱奥·弗罗贝纽斯、阿道夫·詹森、乔治·杜梅齐尔等人的介绍。另一方面,杨教授书中大篇幅介绍了中国神话及其研究,特别是民俗学方向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日本的普及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袁珂暂且不论,连钟敬文的名号也并不十分为人所熟知,真是倍感遗憾。在今后,希望随着日中两国学术界交流的增多,这种基础情报的缺失和交流上的障碍可以逐渐得以解决。对于杨教授的新作,请允许笔者略抒以上几点拙见,如有不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有关大林太良的简历、著作、及其神话研究的方法,请参考以下文献∶
Paproth, Hans-Joachim & Hitoshi Yamada, Tary,bayashi 1929–2001. Zeitschrift für Ethnologie, 127: 139–146(2002);山田仁史「大林太良の仕事:著作の森を歩く」『ビァ」トーリー』8: 72–81(2007);山田仁史「レヴィ=ストロースと大林太良:神話学における構造と歴史」『比較日本文化研究』14(近期出版)。
(作者:山田仁史:日本东北大学 副教授;译者:王立雪 日本东北大学 硕士研究生)
(本文刊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9期“神话与神话学:教材建设与学科发展笔谈”)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