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民俗是社会的集体创造,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形成传统的顽强的民俗心理。这种民俗心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力量。因此,尊重民俗的现实存在,丰富假日经济内涵,利用民俗的历史存在,强化民族文化意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假日经济中的民俗文化产业前景
由于历史的恩赐,我们有无数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可以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被重复、反复地使用;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也有无数的时尚、异域民族文化正在进入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消费活动中。因此,如何使假日经济这一独特的消费经济现象具有充分的民俗文化色彩,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假日物质消费过程,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过程,让人们在闲暇中获得充分的民族文化陶冶,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进一步说,任何国家的产品形象其实就是它的母国的文化代码,代表美国文化的是牛仔裤、橄榄球、麦当劳、可口可乐,代表英国文化的是赛马、高尔夫乃至吉列刀片,代表法国文化的则是香水、时装……。因此,越是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产品越能在世界性的经济生产—循环过程中,更为清楚地确认它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身份、位置,成为特色产品,赢得市场成功。当这样论说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文化分层的概念;就民俗文化产品及其消费的范畴而言,假日经济中所消费的产品文化更主要的不是上层文化,而是中下层民间民俗文化。也就是说,假日经济中的经济生产和产品消费,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我们可以将与之相关的产业称之为“民俗文化产业”,从而区别于一般经济产业。
最直接、最容易获得认同也最为普及的民俗文化产业领域是旅游及其相关领域。自深圳首创“锦绣中华”“世界之窗”这种博物馆式的民俗文化村落以后,全国各地类似的“景点”星罗棋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类产业发展几乎成为该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首选方式。据资料显示,全国有22个省份把旅游业作为产业重点培植对象,其中大多是民俗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的本质决定民俗文化在其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不可想象,没有内在的民俗文化做底蕴,泰国能围绕可怕的鳄鱼大做文章,形成闻名世界的旅游景区。产鱼的地方有鱼文化产业,产竹的地方有竹文化产业,产稻米的地方虽多,柴火饭、锅巴粥、三角耙耙、荞麦饼也是各不相同。
民俗文化产业第二个比较突出又十分兴旺的领域是饮食行业。中国除著名的八大名菜系外,实际上一地有一地的饮食民俗习惯和风味小吃,这些民俗习惯和风味小吃就为餐饮经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仅其从业人员就是一个庞大的就业数字。与此同时,民俗性饮食也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夜市景观的东方夜风景。
民俗文化产业第三个重要的领域是民俗工艺制作,带有民俗特色的建筑、装修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民族性实践。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发展、规范、推广的产业领域。就民间工艺制作看,特别精美的产品和大众一般消费层面的产品之间差距过大,精美得常超出一般人消费水平;一般的又过于粗糙,不能完全体现民俗产品的美。就民俗特色的建筑及其装修设计看,尚未达到普遍共识的程度,而且很多设计概念过于集中化,动辄亭榭飞檐,仿佛只有这样才足以代表民族性。至于如何让中国城乡不只是美国纽约大都会的翻版而具有古老东方的神韵,这应是建筑学界思考的大问题。值得指出的是,若人的居住空间不能为民族传统中的民俗提供生存空间,民俗行为是不能仅仅依靠人的意识来长期保存的,当乡村建筑愈来愈成为小洋楼式样,度假的人们恐怕也很难体验出乡村的特殊韵味。现有的水泥钢筋建筑格局是适应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对个人权利的尊重需要而出现的,它的原型是遍布西欧的古城堡,其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却很容易构成对传统民俗群体亲和力文化修养的潜在伤害,如何设计并建造适合中国人文化的民居环境,我们是否可以从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居室建筑以及各地世家大族连片建筑中吸取营养呢?
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领域,除上述具体的例举之外,更重要的工作也许是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文化总量进行精炼式提纯,将全国性的、地域性的、区域性的民俗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归纳,从而获得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开发的理性思维框架,并在这种理性框架的范围内进行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避免打着民俗文化产业旗号从事迷信、庸俗等糟粕性的活动。就目前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状况看,重复性、复制性、表演性的项目多,品牌性、标志性的产品少。要改变此种局面,集合专门人才加强对民俗文化、民俗生产的研究、总结,甚至成立相关机构,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是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这种发展的滞后性常使人对发达国家流行的文化进行补偿性追赶,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中下层民间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因此,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曲折是容易理解的。但事实证明,随一个民族崛起的不仅是它与世界潮流同步的产品和文化,同时也是它所独具一格的产品和文化的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何学威.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136-13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本文原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第241~24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