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陈宝良]风物闲美:晚明江南生活
  作者:陈宝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9 | 点击数:10431
 

  闲:闲情逸致的心境

  自明代中期以后,基于生活的富足、安逸,“偷闲”观念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起来。晚明江南的城市化、商业化相当明显,理应是社会各阶层无不忙于逐利,缺少一定的闲暇时间。事实并非如此,亦即晚明江南人的生活已如“舞蝶游蜂”一般,是“忙中之闲,闲中之忙”,由此确立了忙与闲的互动之势,进而形成江南人以闲情逸致为基调的生活模式。

  闲情逸致的生活方式,归根结蒂还是要找到一种逗闷的乐子。这些逗闷的乐子,举其大者,包括谈禅说佛、蒲博之风、狎妓听曲、旅游消闲四个部分。喜禅悦是晚明江南士大夫的风尚。当时的士林名流如焦竑、冯梦祯、陈继儒辈,都好佛喜禅,有些甚至对佛学还有比较独到的研究,有著作传世。晚明江南的缙绅士大夫,同样视赌博为风流之举,并将赌博作为一种娱乐,成为他们闲适生活的一部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苏州、常州一带,士大夫的赌风大盛。一些士大夫致仕归家以后,开设赌坊,赌徒藉此躲避朝廷的禁令。到了万历末年,更是出现了进士“以不工赌为耻”的奇怪现象。至于赌博的方式,尤其是马吊牌兴起于江南之后,自南而北,很快风行全国各地。狎妓听曲,也是江南士大夫风流雅致生活之一。在晚明,士大夫挟妓饮宴较为盛行。至明末,一些轻薄文人甚至用科举名次来标榜妓女,称为“花榜”。所谓花榜,又称“花案”,其实就是选妓征歌。以南京为例,所评之榜或案,其说有“金陵十二钗”、“秦淮四美人”、“秦淮八艳”等。江南的文人雅士对戏曲也有特别的嗜好,家中蓄有声伎,养着一些家乐班子。如张岱家的声伎,始于万历年间其祖父张汝霖,经过祖孙三代的经营,组建了很多戏班,有“可餐班”、“武陵班”、“梯仙班”、“吴郡班”、“苏小小班”。明人好游,尤以江南人为甚。人在自然界活动,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旅游人文风俗、景观。晚明江南人文风景最著名者,张岱认为有扬州清明、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无不按照四时节序的变迁,形成了一些全国闻名的人文风景。

  与民间闲适生活相应,在当时的江南出现了一种职业闲人群体,此即清客、帮闲。其最为典型的例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清客店的出现;二是明代的帮闲,有男女之别,亦即除了男帮闲之外,尚有女帮闲。尽管清客、帮闲遍布全国,但还是以苏州、松江二府最为集中。根据《豆棚闲话》记载,苏州唱曲之人,分为“小唱”与“清客”两类:凡出名挂招牌的,称“小唱”。不出名荡来荡去的,则称“清客”。松江有一则“十清诳”的谚语,已将清客形象刻画得颇为生动,诸如:足蹬荡口鞋,身穿绵绸直裰,却衣身很长,甚至可以盖到脚面上,直裰的袖中带着时兴的汗巾;平常手头所拿,则是圆头折扇;日常使用的饮食器皿,亦颇讲究,用的是回青的碟子、宜兴的茶壶;他们识得一些骨董,学了几句魏良辅所倡的昆曲;见了“小官”,匆忙递上自己的名帖,甚至“老兄”、“小弟”的胡乱称谓。尽管无论从穿着打扮、技艺、社交等生活样式上刻意追求时尚,以示自己之“清”,但“不出夜钱沿门跄”这一句,显然已经道出他们仍然是游手好闲之人,甚至是百姓之大蠹,难逃其“诳”的面相。

  美:生活的艺术化

  在追求物欲与享受之后,晚明江南的生活风尚又开始趋于艺术化。生活风尚的艺术化,在居室的美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如何美化居室,提高自己生活的品位,无非是藏画、藏书、养金鱼、放置瓶花之类。

  在晚明的江南士大夫家中,通常挂一些描绘香奁士女故事的装饰画,“以资玩好”。还有一些好古之家,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买上数十幅画册,藏于家中。等到客人上门,就悬挂于中堂,“夸以为观美”。尤其是在书画的悬挂方面,更是有了诸多的美学要求。根据文震孟的描述,堂与斋因空间不同,而有不同的挂画方式。堂尊严庄重,较为气派大度,宜挂大幅横批;斋较为小巧精致,则宜挂小景花鸟之画。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般人家无书,有一些书,也不过是用作应付科举考试的书籍。然在晚明的江南,图书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时风。在晚明,一般有钱人家出现一种以藏书为风雅的习俗,尽管不免附庸风雅之嫌,但还是一种生活风尚上追求艺术化的反映。

  在江南杭州,士大夫家中几乎家家都养观赏鱼作为装饰。所养之鱼为红鲫鱼,俗称“火鱼”。其品不一,如鹤顶破玉、红颊白喙、牛鬣素尾、阳背阴腹之类,都可以算是观赏鱼中的奇品,一尾就值千钱。养鱼之盆、盂,或为金,或为玉。将这些鱼盎放在客厅的几案上,有客人到来,“出相夸示,以为娱”。松江府嘉定县的游闲子弟,也开始畜养“朱鱼”用来观赏,品类奇绝,一尾可值银一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文人士大夫居室的案头,总是布置一些与四季相配的瓶花,也即在胆瓶中插时花,藉此引类连情,境趣相合。以插花为例,必须按照居家的时宜及各类花种的性情,以独具的慧心,作巧妙的安排。在生活日趋富裕、闲暇日多以后,其中的幽人开始优游玩弄,仿照古代的名笔,修剪花木,点缀盆池,弄一些盆景,作为家里的摆设。盆景将自然与艺术之美带入屋舍之中。不过一个盆景的培养,常常需要花费十多年。在生活时尚上已是如此精致,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晚明江南优游、闲雅的生活,至甲申、乙酉之际,戛然而止。明清两朝鼎革,打破了江南人尤其是江南士大夫富足、宁静的生活,使他们顿时陷入困顿、动荡的境地。南京秦淮河与杭州西湖的盛衰,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感伤题材。往日的河山已经远去,往事不堪回首,怎能不让人悲痛,不让人感伤。江南旧景、旧人、旧事,不过存在于梦中,仅堪“梦寻”、“梦忆”。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2012年04月0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方志远]白话小说中的晚明社会
下一条: ·[高寿仙]变与乱:光怪陆离的晚明时代
   相关链接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黄亚欣]宣卷艺人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与江南宣卷传承的自生性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郝佩林]地缘·社群·秩序:近代徽州地方戏与山居江南人文生态
·[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彭庆鸿]情礼交融: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社会交往 彭庆鸿·[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
·[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
·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陈泳超]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
·[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
·[余红艳]明清时期江南生育文化与“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传播·[张玉观]建国七十年,江南农村婚俗变异性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