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石邦智是位苗族出身的红军战士,1933年7月为反抗恶霸势力的欺压,年仅14岁的他在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跟随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和大练兵中,被誉为“劳动模范”和“贺龙神枪手”. 全国解放初期,他率部队回到湘西,负责湘西部分地区的清剿土匪工作。
8月15日,中南区与湖南省政府命令,撤销原湘西一级党政领导机构,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芷江专署。湘西苗族自治区辖永绥(花垣)、凤凰、乾城(吉首)、古丈、保靖、泸溪6县,代管永顺、龙山、大庸、桑植4县。4县与自治区毗连,经济、文化等情况基本相同且民族关系密切,为便于统一管理,同年12月正式划为湘西苗族自治区管辖。至此全区辖10县,74个区,25个镇,1216个乡,总面积 2.16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6.0328万人,其中苗族人口 30.0013万人,占总人口的19.23%.
湘西苗族自治区的建立,实现了湘西苗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夙愿,极大地调动了湘西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又一胜利成果。
1955年2月4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关于改湘西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的决议,并报国务院予以批准。
1957年1月,在土家族的民族成分正式确定之后,湖南省鉴于湘西苗族、土家族居住区域相互交错,很难把土家族单独划出来,加之湘西十县划分为两个州,另配一套州的干部很困难,因此向中央请示土家族与苗族联合成立自治州,并将“联合”与“单独”两种方案让湘西干部群众讨论。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大多数干部群众赞成成立联合自治州。
在8月6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通过的《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决议中指出:湘西“各族人民一致认为土家族与苗族劳动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在居住情况以至婚姻关系方面,都有着亲密无间的联系。特别是解放几年来,经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生产、合作化运动,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土家族、苗族人民认为采取两族人民联合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方案最为合适和有利。目前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会议决议报请国务院明令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建制并批准在湘西十县重新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9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五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决议》。《决议》指出:“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吉首、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六县和原由省直辖交自治州管的永顺、桑植、龙山、大庸四县,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吉首县城。”
9月20日,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谭余保代表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将国务院颁发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钢印授予州长石邦智,正式宣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9月21日,各族群众3万人聚集吉首,载歌载舞,欢庆自治州成立。据统计,1957年8月,全州总人口174.9910万人,其中土家族 38.9301万人,占总人口的22.2%;苗族34.8231万人,占总人口的 19.9%.土家族与苗族人民,共同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8月10日 【本文责编:思玮】
|